過了許久,李長安才打破了屋內安靜的空氣,她笑了笑“擔心無用,先想想怎么減少明年荊州的損失吧。”
“我先去找張九齡。”李長安輕輕拍了拍沈初的肩膀,“老師今歲科舉,一定要拿下狀元才不辜負我這數年含辛茹苦供你補課,花錢給你揚名啊。”
“若是老師本事過人,三年時間我也未必不能將老師扶持到一州刺史的位子上。到時候老師就可以去河北救濟一州百姓了。”
沈初挑眉,看了眼李長安“你這次回長安又抱上了新大腿竟然有底氣三年內就能將我從科舉后的七品小官扶持至四品刺史。”
李長安也不瞞沈初,她得意道“我幫了楊玉環一個大忙,和她結成了盟友。”
“難怪你這樣有信心。”沈初明了。
地方四品官員本就比長安朝廷上的四品官員容易謀取,又有楊貴妃這個枕頭風和李長安這個受寵公主吹耳邊風,想將他扶持成一個下州的刺史還真算不上什么難事。
“哼哼,你學生我人見人愛,區區楊貴妃,還不是手到擒來。”李長安得意道。
又和沈初商量了一會如何在漳縣開展水利工程,李長安就辭別了沈初,去荊州刺史府尋張九齡了。
只是張九齡的書房中卻不止有他一人。
容貌俊秀出塵,約莫十五六歲年紀,一身道袍,神態瀟灑,頭上并未帶幞頭,而是以進賢冠籠發,腰佩玉帶,姿態出塵。
年紀輕輕,觀其與張九齡相處,卻是平輩相交。
李長安眼角的余光看到桌上那兩杯清茶,心中有了計較。
這是當初她送給張九齡的茶葉,張九齡一向珍惜,唯有友人上門拜訪他才舍得拿出來待客。
“老師”李長安眨眨眼,詢問的看向張九齡,等著他給自己介紹這人。
張九齡見到李長安,面上的笑容有多了幾分親切“你回來了這位是老夫的小友,李泌。”
竟是先關心了一番李長安而后才對她介紹客人。
李泌詫異了一下,看著李長安的眼神中帶上了打量。
他在外尋仙問道,出山后才聽聞三庶人之事,知道了張九齡被貶。李泌本以為按照老友的性情,被貶之后必然郁郁不樂,可李泌登門拜訪,迎接他的并不是悶悶不樂的老友,而是胖了三圈的老友。
老友抱著他的胖孫女正享受天倫之樂,見到自己上門盛情邀請自己住下,李泌便在此小住了下來。
只是李泌一直沒有想通依照張九齡的性子為何在被貶荊州后依然不見郁色。
如今看來,應當就是自己面前這位老友之弟子的功勞了。
張九齡又向李泌介紹李長安。
“這是我的弟子,你可以喚她李二十九娘。”張九齡語氣中帶著自豪,“二十九娘之聰慧,不下于你。若說治理一方的本事,說不準你還在我這弟子之下。”
炫耀的語氣都要溢出來了。
李泌心中詫異了一下,不下于他,甚至理政的本事還在他之上
他七歲能文,有神童之美譽,六歲時就被圣人召見,和燕國公張說對賦,令圣人刮目相看,更是同張九齡平輩相交,世上之人,還有聰慧更勝他者
李泌看了一眼李長安,視線在她的臉上轉了轉,尤其在她那讓李泌覺得頗為熟悉的嘴唇臉頰上停了許久,方才站起身稽首。
“某遼東李氏泌,見過二十九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