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舍內,人坐下,這才提起“正事”。
主要是李長安,她覺得只要李白站在那讓她看就已經是了不起的”正事“了
李白掏出兩封信來,在孟浩然和李長安面前晃了晃。
“說來也巧,我收到了兩封信托我給人做劍術老師,沒曾想這從兩個地方來的兩封信推薦給我的學生卻是同一人。”
李長安想起了她娘半年前給她的信里提到過的“托一個商賈給你尋了個老師”。
只是從塞外來的信實在是太遠了,李長安收到時候距離曹野那姬寫下那封信已經過去數月了,李長安就沒有太在意。
哎呀,要是知道尋的老師是李白,她早就一日一封信催進度了
李白絲毫不知道李長安心中所想,他是真覺得此事好玩。
“我阿爺從老家給我寄信,說他經商的伙伴家中小輩正在尋劍術老師。我才剛收到這封信沒幾日,就又收到了孟夫子的信,也是邀我來做劍術老師,再一看,這推薦的學生竟然是同一人。”李白舉起茶盞沖李長安舉了舉。
“有緣至此,我不來漳縣一趟是不行了。”
李長安眼皮都不眨一下,開口就是一聲“老師”
我,李長安,李白親傳弟子李長安心里下定決心日后一定要在史書和文學典籍里將此事大書特書。
李白愣了一下,沒想到李長安這么自來熟,上來就喊他老師。
好在李白本身也很自來熟。
他揮了揮手,道“教你劍術可以,叫老師就免了,喊的我怪不自在的,你喊我李十二就行,我們平輩相交。”
“而且我也不一定能教好你。”李白嘟囔著,“我曾教過家中弟妹寫詩,一個都沒能教會他們,我的劍和我的詩水平差不多”
他是個好學生,卻實在不是個好老師。自幼學文習武,看一遍就能融會貫通,根本不用老師費心,輪到他教旁人的時候,他就不知道該怎么教了,只覺得那些人怎么那么笨。就像是寫詩,寫詩這東西,不是有嘴就行嗎,分明閉著眼往外念幾句,就是一首詩嘛。
可不,誰能學得了李白呢。
李長安心想,后世學杜甫的詩人比比皆是,到了宋還發展出一門以杜甫為祖的江西詩派,可學李白的人還沒聽說有能學成的。
不過李長安在看到李白的一瞬間,就打定了主意對他死纏爛打,不為別的,就只問誰不想喊李白一聲老師啊
再說了,李白有效仿姜太公為帝師的志向,她這也是幫著李白實現他的志向嘛
“教我本事,就是我之師,就算我只能學會一招半式,那也只怪我天賦不行。”李長安走到李白身邊,深情款款拉著他的手。
“老師既然覺得稱呼奇怪,那就不口稱老師,只平輩相稱,可我向先生學劍,這是有名有實的事情,不可輕怠,在我心中,先生永遠是我的老師。”
李白覺得李長安這人實在是妙不可言,說話真好聽啊。
于是也笑了。
“老師便老師吧”李白本就是放蕩不羈之人,李長安覺得他是老師就任她這么想唄,總之他拿李長安當朋友看就行了。
一個性格灑脫最愛交友,一個有心和偶像貼貼,沒用半盞茶時間,李白就和李長安相談甚歡。
忽然,李白長嘆了一聲。
“有友人,無美酒,可惜可惜。”
孟浩然抿了口茶平淡道“酒傷身,我自病后,已經數月未見過酒了,太白若是想要飲酒,我這縣衙中卻是沒有的。”
“怎么沒有。”李長安反駁,她一雙眸子緊緊落在李白身上,“有李白的地方就有酒,我宅院中有的是酒,我這就派人去取。”
“李十二郎想喝多少就有多少。”李長安迎上李白驚喜的目光,頓時覺得自己的理智潰不成軍。
她笑容更深了“我在長安城里還有一家酒肆,等回長安后,定讓十二郎嘗遍天下美酒。”
孟浩然不可置信的緩緩將視線移到李長安身上。
你昨日還告訴我沒有酒怎么今天李白來了就有酒了
李長安只當做沒看到孟浩然的眼神。
又聊到漳縣,李白對李長安贊不絕口“我游歷天下,所到過的郡縣不知凡幾,如今我大唐雖盛世鼎盛,可百姓也多是只能糊口,整日勞作面上不帶喜色。”
“漳縣百姓雖也忙碌,卻個個面帶期盼,實在是大治之所。”
孟浩然也想起來他寫信邀請李白來是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