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早著呢。”
沈初笑笑,無奈搖搖頭,殊不知用不了兩個月,他就會在天下舉子面前“顏面盡失”。
唐朝的科舉考試又稱春闈。各地的舉子每年九月到十月隨各地承上的貢品一同入長安,所以舉子又被稱為貢生。各地的舉子必須在十月二十五日之前趕到長安,而后在十一月一日前到戶部引見。
隨后一整個十一月十二月都是留給舉子的交流時間,舉子會利用這段時間去向權貴們投行卷,一些有心拉攏舉子的權貴也會在這個時間段內設宴款待舉子。
總之就是兩個月的人際關系月。
而后直到正月,才會正式開始科舉考試。每一科的內容不同,考試時間也不同,朝廷設置的考試科目如今共有五科,進士、明經、明法、明書、明算,其中明書和明算選拔的是整理文字和精通數算的專門人才,但是升官困難,所以很少有舉子參加考試。
其中進士科選人最少一年只選二十至三十人,而且多數也被權貴壟斷,寒門弟子想要考上不容易。
大部分舉子參與的都是明經科,一年招百人,名額多,考試難度也低一些。至于明法科,則是專門考有關法律方面學問的學科,專業要求高,一般只有律法世家的子弟會考取。
沈初剛回到自己的禪房,他的好友錢起便找了上來。
“黃沖來找過你數次,都沒找著你人,他恐怕已經記了你的仇。”
錢起是荊州戶籍,他是和沈初一同來的長安。張九齡是荊州刺史,錢起是通過正經地方科舉出來的舉子,張九齡便算他的座師,他也很有眼色地以沈初為首。
并不僅是錢起一人,整個荊州共有七個舉子,加上沈初先前在長安就認識的三位好友,一共十人都以沈初為首。
這就是沈初住在大慈恩寺的用意了,方便結交同黨。
錢起低聲告知沈初這數日他不在時發生的事情。
“黃沖攀上了高都公主駙馬崔惠童,高都公主又和太子一母同胞,黃沖最近很是風光得意。他心眼小,記恨上了你,恐怕你會有些麻煩。”
“無礙。”沈初淡淡道,并不把黃沖放在眼里。
黃沖有靠山,他也有靠山。
這么想著沈初心中忽然升起了一股古怪感。
他的學生是他的靠山,這話聽起來怎么這么怪呢
沈初搖了搖頭,將這股古怪的念頭從他腦中驅散出去。
“我等還未得官身,不必參與朝堂爭斗。”沈初溫聲告訴錢起。
連他們這些還沒有考上科舉的普通士子都要拉攏,太子未免也太急切了些。
黃沖此人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也不想一想他這樣的普通士子有什么地方值得駙馬拉攏。
要想參與朝堂爭奪,至少也要達到五品官位才有資格入場,五品以下都只是炮灰罷了。可惜黃沖初到長安,被長安的繁華沖昏了頭腦,還真以為他自己本事高強能值得當朝駙馬拉攏了。
沈初攏了攏衣袖,勸告錢起“你告訴歐陽治他們,讓他們莫要參與這些事情,只管老老實實讀書就行,只要能考中,日后被分到中縣或上縣做一個縣令不難。”
這話倒不是大話,李長安這次找他去也不單單是為了讓他見一見李白。
在此次回長安前,張九齡將他手中的勢力都給了李長安。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張九齡雖然黨爭失敗了,可到底是文人黨的黨首,大唐的最后一位盛世宰相,手中的黨羽就是只剩下了十分之一二那也是一股不小的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