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此來是特意來謝公主”
“你我之間何必言謝。”李長安揮揮手,對著王維露出了看小白兔般的微笑。
“我聽聞摩詰博學多識,遍覽群書,摩詰可曾讀過韓非子”李長安面上揚起一個笑。
王維自然讀過韓非子,畢竟此書雖然不像儒家典史一般作為唐朝主流經義,可也算不上什么太冷門的偏僻典籍。
“那摩詰可曾看過有關此書的其他書籍”李長安又問。
“臣之祖父便學經法,臣家中便有許多法家典籍。”王維實話實說道。
“不錯。”李長安道,“那就勞煩摩詰將其中有關韓非子的內容標注出來,最好能幫我整理一份。”
自己找不著參考文獻怎么辦當然是壓榨真正的文學天才給她整理了
王維欣然應下,他遍觀群書,這些東西大多都在他的腦中儲存著,只是寫出來罷了,不算什么難事。
二人這才說起正事。
“公主為臣謀吏部員外郎一職,可需要臣做些什么”
按理說應當繞一繞圈子,委婉表達自己的意思,只是王維除了是李長安的下屬外還是她的好友,知道李長安的性子干脆就直接問了出來。
李長安也沒有客氣“等過段時間科舉放榜后我會給你一個名冊,你盡量將名冊上的人安排到河南道擔任縣令。”
河南道包括山東和河南兩地,屬于主要產糧地和征兵地,李長安打算圖謀的就是河南道。
安史之亂一起,李長安要將戰亂攔在河南道外。
當然最重要的是以河南道為支援,守住東都洛陽。
東西兩都要保住一都,李隆基和整個中央朝廷在長安城內,李長安插不上手,洛陽那邊倒是可以先布局。
即便淪陷,也要有足夠的人手在淪陷前將天下最大的糧倉坐落于洛陽城內的含嘉倉,倉中糧食全部搬出來,即便搬不出來也要燒掉,絕對不能落入安祿山之手。
歷史上的安祿山就是拿下了這座天下最大的糧倉才有了足夠的糧食在中原肆虐,又以此為根基劫掠中原百姓糧食供養軍隊。
要不然僅憑從他的老本營范陽運糧,安史之亂絕對撐不了那么多年。
若是有可能,李長安更想將安祿山的兵擋在汴州或者洛陽外,守住洛陽。
歷史上安祿山的行軍路線是從幽州范陽起兵,到常山兵分三路,從太原、汴州兩個方向往長安方向進發,先打下了汴州,于是又順著打下洛陽,而后到達潼關,直搗長安。
而現在長安和潼關這兩個地方,李長安肯定是插不上手了,倒不如干脆放棄這兩個地方,先把河南道弄到手,借河南道之力試試能不能守住洛陽。
最好的情況是以襄州、洛陽、汴州為線,守住半個中原,不至于淪落到中原盡喪的地步。
襄州好說,要等到幾年后襄州才會從荊州分出去,如今的襄州還在荊州內,是她的老本營,這一個點肯定是能守住。
現在再要布局,就是河南道和洛陽了。
州一級的地方李長安如今插不上手,縣一級的地方李長安已經可以試著安插自己的人手了。
到時候這些散布在河南道的各個縣就是星星之火,直接繞過州府,由李長安直接派人從這些縣征兵,以最快的速度組建一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