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你一個只會寫詩的家伙也配和我宰相之才比公主給我安排活是因為公主重用我,看中我的才華,你李白平日只會飲酒作詩,雖說看起來風光,卻比不上我公主重用。
而后王縉也不愿再和李白寒暄,直接就昂首挺胸走出了公主府。
他還有頂頂重要的正事要做,早一日收拾好行囊就能早一日赴任,就能更好探討改善新政政策,豈能在此浪費時間
只留下李白站在原地滿臉迷茫地盯著王縉的背影,撓撓頭。
奇了怪了,昨天宴會散場的時候,他不是還一臉生無可戀嗎,怎么才一日不見便像換了個人一般。
不過李白也沒有思考太久,對于自己思考不明白的事情,李白一向都不糾結,只用了短短幾息的時間,李白便將王縉的古怪拋擲腦后,推開了李長安書房的大門。
“二十九,賀監告訴我,圣人已經下發了詔書,詔我入朝為官了。”
李白整個人從頭到腳散發出一股得意洋洋的感覺,他一得到這個好消息,就迫不及待想要將這個消息分享給自己的好友。
“陛下封我為翰林待詔。”李白意氣風發,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李白此時尚且對高高在上的圣人有著十足的崇敬,他立志要在朝堂上做出一番大事,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負。
“這是好事啊”無論往后如何,起碼如今李長安是真心實意為李白高興。
李長安打趣道“我家的翰林待詔可想打馬游街”
“哈哈哈。”李白朗聲大笑,“待到我穿上紫袍的那一日李二十九再為我慶祝也不遲。”
李長安看了李白一眼。
翰林待詔只是六品官職,能穿紫袍的官員至少也是三品,李白還差得遠呢。
何況在李隆基手底下李白估計是穿不到紫袍了。
不過李白倒是可以期待一下二十年后。
國子祭酒或者左右散騎常侍,都是三品官職。
“此次我來還有另外一事。”李白笑了笑,罕見有些不好意思。
李長安自顧自給自己倒了杯茶,方才忽悠王縉半天,說得她口干舌燥。
“何事竟能讓李十二不好意思”李長安抿了口茶水緩解了干咳的嗓子。
李白這才將事情道來“我生平最好結交好友,到長安后,我于酒肆中結識一位好友,他倜儻俠義,縱意飲酒,一諾千金。”
“他家財頗豐,先前也一直都只與我一同飲酒作樂,只是前些日子被長安縣尉看不起,忽然就生了奮發之心,想走一走我的門路我便想著將其引薦給二十九娘。”
往前都是他求人舉薦自己,這還是李白第一次舉薦旁人,李白難免覺得有些好不意思。
只是李白覺得他這位好友雖說年紀偏大些,可一身武藝超絕,性格豪爽,仗義疏財,李白愛才心切,不舍得找其他好友隨意給這位好友塞一個丁點兒小官打發他,而是切切實實深思熟慮后,覺得唯有李長安能配得上他這位好友。
“誰人竟然能得李十二如此稱贊”李長安也略有些詫異。
李白雖說用詞一貫夸張,可是心氣也是實打實的高,他看不上眼的,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難從李白嘴里討到好詞,能被他看上的人,縱然是販夫走卒,李白也從不吝嗇為其寫詩夸贊。
“既然是李十二舉薦,我自當重用。”李長安笑瞇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