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對我何必如此拘謹您與我乃是師生,老師直接喚我二十九娘就行。”李長安笑了笑。
顏真卿表情平靜道“禮不可廢。”
行吧,儒家人。
“賑災的糧食可發下來了要是衙門推諉,我就親自去洛陽走一趟。”李長安也不再糾結禮數問題。
朝廷做事的速率李長安可太清楚了,荊州去歲年前就向朝廷遞上去了請求興修水利的奏章,結果到了年后四月份工部才把批準送到荊州,這還是張九齡動用了他在朝中人脈的結果,要不然還能更慢。
這還是因為荊州興修水利是荊州自己地方官府出資,而不用朝廷出錢呢。
顏真卿平靜道“臣今日親自騎著快馬去了一趟洛陽城,將糧食押送了回來。”
卻絕口不提他用了什么辦法才能把糧食從洛陽城糧倉中帶過來。
只是想來不會是洛陽那邊把糧食都準備好了,只等著顏真卿人去到就把糧食運來,少不了推諉和周旋,其中艱難顏真卿一個字都沒提。
“老師性子太耿直,既然你做了事也該把功勞說出來才行啊。”李長安感慨了一句。
“本就是臣這個縣令職責所在,何談功勞。”顏真卿并不覺得這是功勞。
朝廷派他來就是為了賑災,賑災就是他的責任,要賑災第一件事就是要有糧食,所以他就要去想辦法拿著詔令將糧食要來。
李長安大概摸清了和顏真卿要怎么溝通,于是她單刀直入“還有許多人沒有死,只是被困在了洪區里面,現在最要緊的事情,一個是糧食,另一個就是救人。”
“既然賑災糧食老師已經拿到手了,那放糧一事也不用我管。我就只管先救人了,老師可否再弄幾只船來我還需要再在災民中號召他們一起救人,先給老師說一聲。”
顏真卿思考了一下“臣明日便命人將縣中的船都送到岸邊,伊川縣靠著伊河,應當有不少人從事捕魚,善游水之人應當不少,公主若需要衙門協助,直接從衙門調人手便可。”
伊川縣只有一部分地方被完全淹沒在水中,另外一部分雖然也遭受了水患,但是好歹沒有完全被淹沒,雖說損失也大,但是應當也能湊出來幾十條船。
可以先向百姓借船。
顏真卿思維清晰,和李長安一問一答很快就確定下來了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先劃一塊地方安置災民,用木頭和茅草先搭幾個棚子遮風擋雨,然后發賑災糧,其中一部分糧食先拿出來熬大鍋粥,另一部分等到洪水退去之后再按照戶籍分發給百姓。
至于流民,不繳納賦稅自然也就連那一點賑災糧也沒有了。畢竟朝廷分撥賑災糧也只會按照人口分撥,多得一粒糧食都沒有。
只是分下來的糧食也不多,一個人一小袋粟也只夠吃半個月,半個月之后還要他們自己自尋活路。
至于洪水,只能等它自己退走了。
兩個人制定了詳細的救災計劃,眨眼間就已經到了夜深。
李長安揉了揉有些酸的眼睛“那我就先回去了,老師也早點休息吧。”
顏真卿將李長安送出了門,臨走之前,顏真卿忽然開口“公主如今和幾年前相比變了許多。”
四年前,李長安還只是一個背著書包來他府中順他字畫的小不點,一晃眼四年過去,當年的小公主如今做起事來卻已經井井有條了。
李長安笑了笑“說明我長大了嘛。再過幾年,老師再看我又會覺得那時候的我和今日的我又不一樣了。”
顏真卿沒有再說什么,只是恭敬地將李長安送出了廳堂。
第二日一大早,李長安就來到了她昨夜救下的災民安置處。
經過簡單的梳洗之后,這些臟兮兮的人終于也露出了原本面目。
李長安注意到昨天她親手拉上來的那個女人還呆呆坐在角落,本著救人救到底的心,李長安走過去問。
“你叫什么名字我去登記災民的小吏那邊幫你問問你還有沒有親人在這。”
女人呆愣的雙眸終于有了一絲光亮,她緊緊握著李長安的手,哽咽道“我叫梁淑,我的夫君叫陳文,我有兩個女兒,一個叫陳珍,一個叫陳珠”
盡管丈夫和女兒是在她面前被洪水沖走的,可萬一呢,萬一她們也跟自己一樣被樹掛住了活下來了呢還有她的小女兒洪水來的時候沒有在家,萬一珠娘活下來了呢
哪怕只有一丁點希望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