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二十九年八月,長安城。
洛陽災情平定的消息傳入了興慶宮。
沒過幾日,沈初主動拜訪帝王寵臣李龜年,和他商討音律,隨后一封書信從長安傳到了洛陽。
李長安看完沈初的信后沉思許久。
隨后提筆寫了一封信,派人送給楊玉環,并隨信說明希望楊玉環能將此信遞給李隆基。
收到李長安的信后,楊玉環眨了眨眼睛。
這小滑頭,還沒在長安待多久就跑到了洛陽,還總來麻煩她,今年年節這小滑頭要是不進宮陪自己說話,她可饒不了這小滑頭。
“你告訴你家公主,就說這事我知道了。”楊玉環輕輕揮手讓紅綾離開,自己則將信紙攤平放在桌面上,一只手托著下巴,另一只涂著蔻丹的蔥白食指點了點唇瓣,心中有了計較。
李隆基走入殿中,并沒有讓宮人通傳消息,而是揮手揮退宮人,自己走入了內殿,卻見到楊玉環正半倚在軟榻上,手中拿著一張信紙,身側還擺放著一封信。
“誰給玉環送了信”李隆基湊過去,手上十分自然攬過了楊玉環的腰肢。
楊玉環笑笑“這可不是給妾身的信,而是給郎的信,只是通過妾身之手交給郎罷了。”
李隆基詫異挑眉,來了興致,伸手就要拿過信,楊玉環卻狡黠一笑,反手將信藏在了身后。
“郎不妨先猜一猜寄信者是誰。”
李隆基很愛楊玉環天真活潑的模樣,他順著楊玉環猜了起來“莫非是楊家人想要謀官”
他認真思考了一下若真是楊家人想要求官,朝廷內有什么適合的官職可以給楊家人。
李隆基沒想過推脫,他在楊玉環面前一向表現得無所不能,楊玉環向他開口,無論是什么李隆基都會滿足。
不僅因為他喜愛楊玉環,更因為他是大唐的帝王,所以他必須無所不能,尤其是在自己的女人面前,他只會更加無所不能。
楊玉環輕輕推了一把李隆基,嗔道“在郎眼中妾身娘家只會討官不成這回可不是我楊家人,而是你李家人。”
李家人。
李隆基沉吟不語,過了半晌才開口道“壽安公主,可對”
楊玉環微微睜大了美目,抬手捂著嘴巴,看著李隆基的眼神滿是崇拜,驚訝極了“郎竟然當真能猜出來”
李隆基很享受楊玉環的崇拜。
“朕自然能猜出來。”李隆基笑道。
“也是,陛下無所不能。”楊玉環輕聲細語,仿佛對李隆基的聰明已經習以為常了一樣。
愿賭服輸,楊玉環便將信交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心情頗好地展開信紙,看完信之后哈哈大笑。
楊玉環已經看過了一遍信,她如今卻仿佛沒看過這封信一樣,好奇看向李隆基“安娘寫了些什么,竟然能讓郎如此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