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只是新修了這兩座樓吧。”張九齡漫不經心,“我離開長安的時候興慶宮還沒有如今四分之一大。”
“你到了圣人面前可別說這話。”賀知章嘆了口氣。
心里卻不抱多少希望,張九齡要是不直言犯上那就不是張九齡了。
“我知道。”
張九齡卻淡淡應了一聲,惹得賀知章盯著張九齡看了又看。
難道在外做了五年的地方官員,自己這位臭脾氣的老友還真改了性子不成
第二日一早,張九齡就穿著一身紫袍,腰系金玉帶進興慶宮面見李隆基。
“張太守,陛下傳你覲見。”
出來通傳的宦官卻是高力士,高力士看著張九齡,語氣溫和了幾分。
“數年未見,高將軍風采依舊。”張九齡邊往殿內走邊溫聲和高力士攀談。
張九齡對高力士的印象不錯,高力士雖說是宦官卻也稱得上一句忠臣,當初廢太子之事高力士也不贊同廢太子,若是他也摻和進來,恐怕廢太子的時間還會再提前兩年。
甚至一年后張九齡在荊州時聽說新太子是忠王李亨時都詫異了一下,聽到是高力士舉薦的李亨張九齡更加詫異。
畢竟從關系上來說,出身武三思府上的高力士和壽王應當更加親近。
說話間已經走到了大殿門口,高力士忽然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聲音湊到張九齡耳邊“勿提太子。”
張九齡一時間竟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人人都覺得他會頂撞李隆基啊昨天賀知章讓他別提建宮殿,今日高力士又讓他不要提太子天地良心,他這次回長安真沒打算懟李隆基。
走入殿內,張九齡也看到了端坐于首座上的天子李隆基,按照規矩行禮后,李隆基便給張九齡賜了座。
張九齡就開始稟告自己這五年在荊州所做的事情和荊州目前的情況。
新修水利防范洪災,推廣新糧種新技術,興辦學堂修橋鋪路張九齡還專門提了裴素裴蕓,打算為她們請功。
李隆基聽著張九齡稟告政務,偶爾也會出聲詢問張九齡,張九齡則一一回答。
恍惚間,李隆基覺得自己仿佛年輕了十歲一樣,又回到了張九齡做宰相的時候,那時候他和張九齡也是如此,一人稟告,一人詢問。
君臣相得。
過了兩個時辰,張九齡才終于述完職。
一時間殿內又安靜了下來。
李隆基看著張九齡,心想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就算今日張九齡說什么頂撞之言,他也不與張九齡計較了。
過了許久,張九齡才緩緩開口。
“陛下身體可還安康”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