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堡城的地理位置堪稱險絕,位于一座高山之上,只有一條山道能通向此城,山道兩邊都是高山絕壁。
吐蕃又在此駐扎了大量軍隊,根據王忠嗣派出的探子查探到的消息,吐蕃“舉國守之”,在城內準備了大量的滾木、巨石,儲備了大量的糧草。
石堡城出名并不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有多么重要,而是因為它易守難攻,進攻的一方要比防守的一方強十倍才能打下這座城池。
開元十七年,大唐從吐蕃手下奪取了這座城池,便大張旗鼓,耀武揚威,彰顯大唐的武力遠高于吐蕃。
開元二十九年,吐蕃又從大唐手下將這座城池奪走,于是又大肆嘲笑大唐,還專門遣使節到長安陰陽怪氣。
一向只有大唐欺負其他國家的份,哪有其他國家敢欺負大唐在心心念念要文治武功都比肩太宗皇帝的李隆基看來,吐蕃這就是把他的臉按在腳底下踩。
李隆基大怒,從開元二十九年就開始不停的派將領領兵進攻石堡城,只是每次都無功而返。
石堡城已經成了大唐和吐蕃的意氣之爭,誰拿下了這座城池就代表能夠狠狠嘲諷對方。
在這個影響下,大唐軍隊一直進攻,吐蕃軍隊也一直加兵防守時至今日,吐蕃已經是舉國之力防守石堡城。
王忠嗣看著輿圖,深深嘆了口氣,語重心長道“我何嘗不知石堡城關系圣人顏面,只是如今并不是攻取石堡城的好時機啊。”
“此地硬攻下來又能有什么用呢入也一條道出也一條道,從此地進攻吐蕃也只有一段窄路可走,吐蕃只要在那頭派幾千軍隊把守,我軍便只能再退回石堡城死守。”
王忠嗣的手指向了吐蕃與大唐接壤的另一塊廣袤土地,面上露出了微笑“倒不如趁著吐蕃重兵防守石堡城之機,領數萬騎兵兵分三路攻打吐谷渾。”
吐谷渾北隔祁連山與河西走廊相接。在此居住的吐蕃人以畜牧業為主,此地還盛產良馬“青海驄”,還有鐵礦可以打造兵器。
而且吐谷渾一支由鮮卑慕容氏建立,與中原地區文化相似,只要大唐將此地占據下來在經營個幾十年,此地便會徹底變成大唐的領土。
哥舒翰撇撇嘴“將軍,你說的對,可圣人不這么想啊。吐谷渾往后放放,您可以等再過兩年再打此地嘛,這兩年先聽圣人的話把石堡城打下來,圣人肯定會褒獎您。”
“到時候升官發財,蔭庇子孫,豈不暢快”哥舒翰心生向往道。
王忠嗣沉默片刻,目光失神“我豈能用數萬將士的性命來換我的富貴名利呢”
打下石堡城。
這五個字說的輕巧,可王忠嗣作為一個身經百戰的將帥,他太清楚這五個字的沉重了。
打拿什么打
奇險的絕壁,高峻的城墻,戰馬上不去的高山,弓箭射不到的高墻,勝利就在那,可想要拿到勝利,就需要踩著累累白骨爬上去
不是幾百人,也不是幾千人,而是數萬人,要想打下石堡城,就要踩著數萬袍澤的尸體才能爬上那高聳入云的城墻。
“您一而再再而三推脫,圣人必定不高興,倘若再有奸臣在圣人耳邊說您的壞話,圣人保不準就要削您的官爵。”哥舒翰盡心為王忠嗣考慮,苦口婆心勸他。
哥舒翰很知道變通,加上他還有更知道變通的李長安在背后給他出謀劃策,哥舒翰就更清楚當今這位圣人的意思了。
怎么能升官立軍功。
怎么能升大官立軍功加上討圣人喜歡。
反正這大唐江山是皇帝的江山,讓圣人討厭,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哥舒翰也不想讓自己手底下的將士白白送死,可他也得先保住自己才能再言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