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唐的兵制是募兵制,為了省錢,將士的俸祿朝廷只會出一部分,剩下的就要看各個將領自己的本事了,但是大部分將領帶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弄錢就不行了,所以多有給百姓加稅之事。
從這個方面來看安祿山雖說打仗水平不如旁人,可弄錢的確是一把好手,能養活他手下的軍隊,還能給李隆基和朝廷重臣送賄賂,若是能用在正道上,也未必不能成為名臣,可惜心術不正,只能是遺臭萬年的奸臣。
哥舒翰心里一冽,約莫知曉了李長安的態度,笑道“自然,我父親原本是突厥部落的族長,給我也留下了不少余財,我對錢財也沒有多執著。”
就算原本想弄點錢現在也不想了,畢竟錢財夠花就行,哥舒翰還是更喜歡名聲跟權力。
二月初,皇甫惟明入京獻俘。
邊關之地依舊苦寒,可長安的二月已經是草長鶯飛,柳芽初冒頭。
皇甫惟明是勝將,騎在馬上英姿勃發,帶著將士從朱雀大街騎馬炫耀勝利,跟在隊伍后面的,是一串串被捆成粽子的吐蕃俘虜。
朱雀大街兩側熙熙攘攘站滿了來看熱鬧的行人,贊譽聲一波接著一波。
如今正是邊塞詩最為流行的時候,大唐百姓對戰勝的將士從不吝嗇夸贊。
旗幟飄動,鑼鼓喧天,皇甫惟明騎馬引在最前面,意氣風發極了。
李隆基就站在朱雀門城頭上,滿面春風,他追求文治武功,雖然沒有親自上過戰場,可對邊關戰事也一向十分上心。
皇甫惟明翻身下馬,單膝跪地,高喊“臣皇甫惟明恭請圣躬萬安”
他身后的將士也紛紛大吼“恭請圣躬萬安”
而那些被捆在一起的吐蕃人則瑟瑟發抖,更是趁得整個獻俘場面威嚴無比。
李隆基爽朗大笑,抬手示意眾人起身,然后便讓宦官宣讀賞賜。
“皇甫惟明等,戰功彪炳、忠誠于國”
加封皇甫惟明為鴻臚卿,又賞賜了一大堆珍寶,可見李隆基對皇甫惟明的寵愛。
皇甫惟明面上帶著意氣風發的笑容,臨離開之時,又遙遙看了李林甫一眼。
站在城頭上的李林甫對著他露出了一個十分和藹的微笑,仿佛當真只是一位關心邊將的宰相一般。
皇甫惟明卻不加掩飾的露出了厭惡表情。
李林甫卻仿佛沒看到皇甫惟明的厭惡一樣依然滿面春風。
老夫這輩子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都多,你也配跟老夫斗
李林甫面笑心不笑,臉上笑晏盈盈,心里卻將警惕登記拉到了最高。
來者不善啊。
只是轉瞬間門,李林甫想到了他這段時間門故意在朝堂上忍氣吞聲,就是為了讓李亨春風得意放松警惕,而如今李亨已經膨脹到不知姓甚名誰了。
布局已成,就等著太子黨入甕了。
于是李林甫面上又帶上了真情實感的笑意。
這回他一定要換一個跟他親近的太子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