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王三恪,是一種禮儀制度,歷代王朝皆要給前朝王室后裔爵位,封前二代后裔為二王,封前三代后裔則為三恪。
楊慎矜就是前朝隋煬帝血脈的嫡系后裔。大唐自信也正是表現在這個方面,唐朝并不忌諱前朝王室為官,二王三恪家族顯赫,李隆基曾經就很喜歡楊慎矜的父親前戶部尚書楊崇禮,對楊慎矜也頗為喜愛。
他也是李林甫找來代替韋堅的人,只要楊慎矜能依附李林甫,李林甫就愿意扶他一把,讓他擔任六部尚書。
李林甫做事滴水不漏,他為了讓李隆基能夠放心懲罰韋堅與皇甫惟明而不用顧忌無人可用,特意先給李隆基準備好了楊慎矜與哥舒翰兩個代替品。
畢竟讓圣人舒心才是他這個宰相的第一要緊事。
楊齊宣目中露出一絲嫉妒,拱手答應了下來“兒知曉了。”
楊慎矜不就是出身比他好了一些嗎,卻能得丈人如此看重,自己為丈人做了這么多事情,如今也只是個七品小官
出了月堂,楊齊宣與楊釗自然而然便走到了一起,楊齊宣跟著李林甫已經有數年了,楊釗卻才跟著李林甫不到一年,有很多事情都還不清楚。
二人并肩走在右相府的連廊中,右相府的布景極好,鳥語花香,水榭連廊,每一座屋子上都用的是琉璃瓦,日光打的琉璃瓦上,反射出一層薄薄的金光。
就連府中隨意栽著的柳樹都是專門尋姿態好看的柳樹移栽了過來,尋常的一棵柳樹也要價值千錢。
楊釗每一次來右相府都會感慨羨慕一番右相府的氣派,尤其是這滿屋頂的琉璃瓦,楊釗眼神在相府院中轉了一圈,心想日后若是自己有了出息,必定也要建一個如此富麗堂皇的府邸。
今日他卻沒有一直盯著相府中的美景瞧個不停,而是湊到楊齊宣身邊向他打聽自己的疑惑。
“右相的表妹是何許人家右相得了她那邊的消息竟然便能確定太子等人是往道觀去嗎”楊釗興致勃勃問。
他一向喜歡打聽消息,并且相信這些消息早晚有一天能給他帶來用處。
楊齊宣看了楊釗一眼,心想自己丈人既然讓他到月堂中,想必他也算是自己人。
于是就沒有隱瞞“你可知右相的舅家姓什么”
楊釗侍奉李林甫,自然早就將這些東西打聽清楚了。
“姓姜,名叫姜皎,右相出仕,便是他舉薦提攜。”楊釗道。
李林甫的發家路線就是先靠娘舅而后靠武三思的女兒的裙帶關系攀上了武惠妃,最后才成了帝王心腹。楊釗倒是沒覺得看不起李林甫,畢竟說起來他也是靠著楊玉環的裙帶關系才能在長安城中有一席之地。
要不是他也頂著楊貴妃娘家人的名頭,李林甫也不會提攜他。
楊齊宣眼神左右瞧了瞧,隨后才壓低聲音湊到楊釗耳邊“韋堅的夫人正是姓姜,是右相娘舅的獨女。”
楊釗吃了一驚。
他倒不是驚訝韋堅與李林甫還有親戚關系,大唐看重門閥出身,朝堂上這滿朝文武十有八九七繞八繞都能找出親戚關系。
他吃驚的是李林甫的心狠手辣。
姜皎對李林甫可以說有大恩了,要是沒有姜皎的提攜,李林甫說不準都不會有今日,結果現在李林甫對恩人加親舅舅的獨女一家人卻如此狠辣。
身為整個計劃中的一員,楊釗太清楚倘若事情按照李林甫的安排發展下去韋堅一家人會是什么凄慘下場了。
“這可是親表妹啊”楊釗不由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