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觀雖說名為道觀,實則卻跟宮殿一樣豪華,今歲玉真公主請求舍去公主府,只專心在道觀中修行,李隆基心疼妹妹,于是又將玉真觀擴修了一遍。
李長安在觀中散著步,百無聊賴的看著風景,這個月份荷塘中的荷花已經謝了只留下幾根殘荷,桂花與秋海棠開的倒是正好,金黃的桂花撲撲簌簌往下落,像下了一場金雨一般。
“唉,你是那日隨著玉真公主赴宴之人。”李長安轉過拐角,忽然看到了一個熟人。
一個頭戴道觀的小女道正盤腿坐在湖邊樹蔭下看書,她的心神全在手中的書卷上,桂花落了一身也不拂去。
聽到有人喚她,小女道這才從書卷中抬起頭,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也是認出了李長安,甜甜笑了一下。
李季蘭見過壽安公主。
李長安眨眨眼,心中生了幾分親切。
這個妹妹她曾見過的。
李季蘭,原名李冶,與薛濤、魚玄機、劉采春并稱唐代四大女詩人,劉長卿謂之“女中豪杰”。
李季蘭也不見畏懼李長安的公主身份,她拍了拍自己身側的空地,邀請李長安“公主可要在此歇歇腳”
李長安走過去才看到地上不僅擺了書卷,還有一把古琴,于是李長安繞過古琴,在一邊的空地上學著李季蘭的模樣盤腿而坐,雙手撐著下巴看李季蘭。
“你也喜歡李白的詩”李長安眼尖,看到了地面上攤著的那卷書最上面一頁正是李白的上李邕。
李季蘭面上流露笑容“如今大唐誰不喜歡李白呢”
李白離開了朝堂反而詩名更勝,他走到哪就寫到哪,儼然已經成為了大唐第一人氣頂流詩人。
“那你會寫詩嗎”李長安笑瞇瞇問。
李季蘭嘴角翹了翹“我六歲便會寫詩了。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我六歲寫的詩,詩名詠薔薇。”
“真厲害。”李長安真情實感贊嘆,她六歲的時候還在騙隔壁小孩棒棒糖吃,李季蘭六歲都能寫詩了。
李季蘭淡淡道“也未必是好事,我阿爺說我自小心思不定,所以才送我出家,我去年被送到玉真觀中時才十一歲。”
“不過六親緣淺也未必是壞事,許是我這一世與父母沒有緣分。”李季蘭自豪道,“玉真公主就很喜歡我寫詩。”
“我也喜歡。”李長安道,“你阿爺是幾品官”
“他沒有品階,只是給我叔父做幕僚,我叔父是員外郎。”李季蘭不知李長安問這個干什么。
李長安振振有詞“他連科舉都沒考上,證明他讀不懂你的詩是因為文化水平低。你看我與姑母,都是品階同一品的公主,我們就很喜歡你的詩。”
李季蘭啞口失笑,只覺得李長安有趣極了。
“所以,你可愿贈我一首李季蘭贈李二十九”李長安終于露出了她的狐貍尾巴。
“李二十九”李季蘭重復念了一遍這四個字。
李長安還以為李季蘭是不知道要贈的這個李二十九是誰,便開口解釋道“我在姐妹中排行第二十九,贈李二十九就是給我贈詩。”
“當然啦,也不用你現在就寫出來,什么時候有靈感了什么時候再寫也不遲。”李長安掰著手指誘惑李季蘭。
“你想不想讓你的詩詞傳遍天下我手下便有書鋪,從造紙到賣書一條龍產業鏈齊全,只要你愿意給我一首好詩的冠名權,便可以享受免費出詩集服務,首印三千本以上”
李長安熱情地拉著李季蘭的手給她推銷著服務“這是我專門開辦的詩人福利活動,服務群體就是咱們大唐的全體詩人。你知道李白杜甫吧,他倆的詩集出版權都在我這兒。”
甚至她還專門請了李白做壽安書鋪的代言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