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中,王忠嗣仿佛回到了他的少年時。
他九歲失了父親,就被接到了宮中撫養,那時候他時常與諸位皇子一起玩鬧,皇子喚李隆基“阿爺”,年幼的王忠嗣也跟著喊“阿爺”,高大英明的帝王笑著看了他一眼,摸了摸他的頭,笑著應了一聲。
后來他年少參軍,跟隨蕭嵩征戰四方,圣人擔心他會為父報仇而魯莽不顧自己性命,特意下詔命令不可任他為先鋒。開元二十一年,他自感深受皇恩無以為報,私自帶數百精兵偷襲了吐蕃贊普,斬敵數千,被朝野上下稱贊為小霍去病。
再后來呢
他違抗了圣旨,認為用數萬將士的性命去填石堡城對大唐無利,大概圣人就是那時候與他生了間隙吧。
可就算再重來一次,王忠嗣捫心自問,他也依然不愿意用數萬大唐將士的性命去換他的太平富貴,他依然會抗旨不尊。
天色漸漸亮了,王忠嗣被一陣凌亂的腳步聲吵醒。
吉溫猙獰對他笑著,他身后跟著一群酷吏,各個手持刑具,不懷好意的盯著王忠嗣。
“將王忠嗣捆上,咱們給他松松筋骨。”吉溫手中握著一條黑黝黝的牛皮大鞭。
王忠嗣終于從紛擾的回憶中清醒了過來。
那道穿著帝王吉服的高大身影,在他眼前片片碎裂開,化為了光塵,徹底消失不見。
“阿爺”王忠嗣低低念了一句,隨后又意識到那已經不是他的阿爺了。
鞭子落在身上,王忠嗣痛苦悶哼著。
圣人老了,大唐怎么辦呢將來太子能撐的起來大唐嗎
可他從小與李亨一同長大,他清楚李亨的能力,李亨資質平平,擔不起大唐江山啊。
“阿爺”王忠嗣又沙啞喚了一聲。
他腦中浮現的人影是他的親生父親,開元二年為抵御吐蕃入侵戰死于陣中的豐安軍使王海賓。
他出生不久喪母,由父親一手養大,他年幼時,父親時常攬著他告訴他日后要投軍,當大將軍。那時候他還叫做王訓,他父親指著大唐地圖告訴他,這是王家祖祖輩輩的家,要守好大唐天下,守好他的家。
王訓沒忘,王忠嗣沒忘。
可現在明君不再賢明,大唐未來該怎么辦呢
李長安焦急站在花萼相輝樓外,等待著李隆基的召見。
這幾日李隆基為了躲避那些給王忠嗣求情的臣子,干脆日日賴在花萼相輝樓中欣賞歌舞,誰都不見。
還是李長安憑借公主身份入宮,才能在花萼相輝樓中堵住李隆基。
很快高力士就出來帶李長安進殿了。
李隆基正坐在高位上,看都不看李長安一眼,語氣不快道“你也是來求朕饒了那個叛臣賊子的,不用求朕了,朕心意已決。”
帝王已經生了逆反心,旁人越勸,他反而越憤怒,認為自己身為帝王說一不二的權威受到了挑釁。
李長安深吸一口氣,拜下道“兒請阿爺治王忠嗣罪,王忠嗣三番四次違抗圣旨,觸怒阿爺,實在是罪大惡極,理應速速治罪。”
李隆基眉毛一挑,坐直了身子,看向李長安。
“你認為朕應當治王忠嗣罪”
李長安斬釘截鐵“是,兒認為王忠嗣罪大惡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