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此處只剩下他一個人,蕭喚才動了,抬起腳走到石碑旁邊,仰起頭看著刻滿了密密麻麻小字的石碑。
蕭喚見過許多碑文,大唐文風盛行,有地位的權貴多會請有名氣的文人來提他們家中過世之人寫碑文。
他甚至也托蕭家的福看過書法大家李邕親手撰寫的云麾將軍碑,文采斐然,鐵畫銀鉤,筆走龍蛇。
跟李邕親手撰寫的碑文比起來,如今他面前這塊石碑上的字實在是丑極了。
橫平豎直,他家中的幼子寫字都比這個要好看些。
文采更是一點也沒有,只是用幾百字寫了何年何月何日在此處大唐壽安軍剿匪,為何要剿匪,死傷多少,然后就是占據了大半個碑面的名字,一個個名字擠在一起。
蕭喚抬手撫摸著他眼前的這一個個名字。
粗糙的石面摩擦著他的指腹的繭子,發出細微的摩擦聲。
王牛,孫二,陳石都是些沒有文采寓意的名字,一個村子里能找出個叫“王牛”的人。
竟然有人愿意為他們立碑,讓他們享受百姓的香火。
蕭喚心中忍不住升起一絲羨慕來。
他年少時候還想著留名青史,后來年紀大了,認清了自己沒有那個本事,就也不在奢望留名青史了。史書就那么寥寥幾頁,或許只有王忠嗣將軍那樣的人能在史書上留個名字。
可哪個從軍的男兒沒想過“入凌煙閣,名留后世”呢。
“倘若我能在這樣的英杰碑上留個名字,也不枉此生。”蕭喚此時竟然有些羨慕王牛和孫二這些人。
此碑立在此處,少說也能有二百年屹立不倒。
二百年內,此處的百姓都會知道有這些人為了保護他們與盜賊同歸于盡,路過的百姓也必定不會吝嗇上一柱香。
蕭喚長吁一聲。
心想難怪壽安公主手下人人都悍不畏死呢,他如今都在期待起自己有朝一日能保家衛國戰死沙場,名留功德碑上,享受萬世香火了。
凌煙閣和史書上不了,能上功德碑也好啊。
壽安公主
一想起李長安,蕭喚不禁想到今日之事,面上頓時有些糾結。
直到走回營帳之中,見了自己的幕僚,蕭喚依然悶悶不樂。
“孫先生,你說”蕭喚是校尉,手下也有幕僚,“我以為壽安公主初入軍中,毫無經驗,這兩日說話便頂撞了些,是否有些不妥啊。”
蕭喚有些擔憂。
他以為壽安公主年紀小經驗不足,戰前便忍不住勸說壽安公主先安營扎寨,從長計議。
可壽安公主帶兵嚴明,今日他番五次勸說“別往上沖”沒有一人理他,壽安公主只是一句話就止住了沖鋒的士卒;壽安軍也氣勢如虹,擰成一根繩子,初次騎兵交鋒也不怯戰,而是各個勇猛。
這樣一來豈不是成了他倚老賣老阻礙壽安公主建功立業了
姓孫的幕僚思索了片刻道“要不然將軍尋個機會向壽安公主說開此事有王忠嗣和蕭家的情分在,公主應當不會責怪將軍。”
蕭喚想了想道“你說的對,擇日不如撞日,我現在就去向壽安公主請罪。”
現在他有了跟著壽安公主干到底的心思,就更不能讓壽安公主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了。
他還指望自己哪天戰死沙場以后壽安公主能給他立個碑呢
李長安正在營帳中進行今日總結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