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安這邊已經把人手搬到了勝州,也就是如今的榆林郡。
天寶元年,李隆基自詡自己的功勞能比得上堯舜,把州改成了郡,只是大唐建國百余年了,大部分人還是更習慣稱呼原來的州名。
樊寧回來復命,李長安對安祿山拒絕交人早有意料。
自從前兩年宮宴上,她讓安祿山吃了一回癟之后,安祿山便一直恨她恨的要死,怎么可能會讓她如愿。
何況安祿山還想要軍心,那些盜賊本就是安祿山手底下的士卒,倘若安祿山連幾個士卒都護不住,剩下那些將士也不會愿意追隨他。
李長安嘴角揚了揚。
不過本來她派樊寧去一趟的目的也不是問安祿山要人,而是問安祿山要話。
都是大唐的臣子,人在哪都一樣。
既然安祿山都先開口了,那她也就不和安祿山客氣了。
李長安已經輕車熟路了,她現在手下已經有了一個成熟的基層團隊,只需要她吩咐一聲這些被她從山南東道和洛陽抽調過來的人,便能完成她要做的事情,都不需要她自己再親自動手。
最先建起來的是磚窯。
要修建廠房就少不了磚瓦,磚窯技術含量低,需要的勞動人數多,原材料遍地都是,十分適合工業初期建設。
然后就是羊毛紡織廠,接近材料原產地,而且勞動力十分充足邊關多的是在戰場上死了男人的寡婦,加上北方寒冷,織出的羊毛衣也不愁沒有銷路。
一只羊身上只有一副羊皮,兩三張羊皮拼起來才能做一件羊皮襖子,羊皮襖子這才貴。羊毛衣的保暖效果雖不如羊皮襖子可勝在便宜,而且羊毛是可再生資源,綿羊一年可剪上三次毛,粗毛羊一年也能剪上兩回毛。
陳國生已經從隴右趕回了朔方,老爺子人老心不老,一手抓軍隊道德教育,一手還能抓生產,羊毛糅制步驟里面幾種軟化劑就是老爺子弄出來的。
一身羊毛衣賣一百個大錢,因著剛開始制作,產量還不高,所以價格要貴一些,但是比起天價的羊皮襖子這個價格對于普通百姓已經比較友好了,攢上幾個月的錢,便能給家里人一人添一身。
一件羊毛衣便能穿好幾年,到了冬天身上穿著羊毛衣躺在稻草堆里就能不至于被凍死。
解決完了衣,民以食為天,李長安開始琢磨著朔方管轄的這幾個州適合種什么。
然后微妙低頭拿著筆在“糧食自給自足計劃”后面畫了個叉號。
其他地方的小麥水稻還有粟米八九月份才豐收,朔方這地方已經“胡天八月即飛雪”了。
這還是趕上了大唐如今的溫暖氣候,若是處在小冰河期只會更冷。
還是老老實實種豆子和馬草發展畜牧業吧。倒是也可以種葡萄,葡萄不挑土地,沙礫多也能種葡萄,葡萄可以釀酒,葡萄美酒夜光杯在大唐名氣還是很高的。
最主要是葡萄酒省糧食,如今糧食還略微夠一些,能釀米酒,過幾年戰爭一起,糧食不夠了,米酒就有些奢侈了。不過大唐永遠都有有錢人,他們不會因為糧食變少就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