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不心動不可能,而且安祿山了解自己的身體,盡管不想承認,可他或許真活不了多少年了。
他隱忍謀劃了半輩子才終于坐在了龍椅上,倘若死前不能享受一把帝王的快樂,豈不是這輩子白辛苦了。
“此事還要從長計議。”哪怕心里瞬間就認可了高尚的提議,可嘴上還是要推辭一下嘛。
安祿山輕咳了一聲:“可以先讓太史局的相士測算……吉日。”
安祿山說的很模糊,只說讓測算黃道吉日,也沒說是要測算登基的吉日還是其他吉日。
高尚卻已經了解了安祿山的心思,離開大明宮之后立刻就到了太史局,命令他們測算何日適合新帝登基。
太史局的相士們面面相覷,商量了一會之后表示改朝換代是大事,要先修一座渾天臺,修完之后還要七七四十九個相士齋戒四十九日,而后禱告上天測算吉日吉時。
盡管安祿山和高尚都對這個時長不太滿意,可畢竟是關乎改朝換代的大事,加上太史令說的嚴重,倘若有一點差錯就會使新朝功業未成而半路崩殂,所以盡管安祿山覺得還要忍上好幾個月才能稱帝心急難耐,可面對言語鑿鑿的太史局一干相士也無可奈何。
李長安兩日后就得知了安祿山想要稱帝的消息。
“安祿山想要稱帝。”李長安放下手中密信,臉上露出了一個笑容,“只怕他活不到渾天臺修好的時候了。”
“告訴李光弼,讓李嗣業帶兵前往常山郡支援顏杲卿。郭子儀和樊寧繼續攻打太原,哥舒翰加快速度帶兵快點南下。”李長安條理清楚一一下達命令。
“我們也整頓兵馬,抓緊時間把洛陽至陳留一帶的叛軍全部清理干凈,去和洛陽會軍,而后整兵向西,直指隴郡。”
安祿山沒能打下來洛陽,那太原對他就極為重要了,范陽-洛陽-長安這條路走不通,就只剩下了范陽-太原-長安這一條連接范陽和長安城的路。
太原一旦被打下來,安祿山的范陽老家就和長安城徹底失去了聯系,叛軍為了保住太原必定會派兵支援太原。而常山郡則是和范陽城只有三百里路,壽安軍屯兵常山郡就等于把刀架在了范陽城脖子上。
再加上哥舒翰帶兵南下從長安城西邊威脅長安城,她再帶兵從洛陽向西從長安城東邊威脅長安城。
到時候四處起火,四處都還是要緊地方,也不知道安祿山會選擇先救哪個地方。
王忠嗣低頭看著輿圖,迅速在腦中把李長安的安排和行軍路線對應上。
“哥舒翰和咱們一東一西攻打長安城。”王忠嗣挑眉,“佯攻長安,騙安祿山重兵守城,趁著其他地方防守空虛聲東擊西度過黃河北上收復失地?”
他可還記得一開始敲定的戰略是留著長安城和范陽城讓叛軍疲于奔波,如今李長安的安排卻仿佛真要攻打長安城一樣。
“不裝的真一些,怎么能騙過安祿山呢?”李長安笑道。
“是啊,裝的可真是太真了。讓哥舒翰領兵從西邊進攻,別說是安祿山,就算是我也只會以為這只是主力軍。”王忠嗣感慨道。
畢竟大唐剩下的能和安祿山抗衡的將領也沒幾個了。高仙芝死了,封常清被困在洛陽城,如今留在外面的名將只剩下哥舒翰一人。李光弼的本事他知道,可旁人不知道,在旁人眼中,李光弼只是一個運氣好接任了朔方節度使位置的小子罷了。
再看看自家公主用的其他人。年紀比他還大許多、這么多年一直默默無聞的老將郭子儀,底層出身還從未單獨領軍作戰過的小年輕李嗣業,還有一個比自家公主只大三歲的小女郎樊寧……老的老小的小,怎么看都像是一群烏合之徒。
可誰能想到名將哥舒翰帶著的這支軍隊不是主力,反而那幾個沒名氣老將和小將領著的軍隊才是河朔三鎮的主力軍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