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臨光算是給她送信最頻繁的一個屬下了,旁人都是隔二差五匯報,只他每日都要送信過來,偏偏他文采還不錯,把“李隆基受苦記”寫的精彩極了。
李長安仿佛親眼看到了李隆基發現輿圖有問題,找人問路,結果找到了蕭臨光派出去的探子,探子給李隆基一行人帶了一條錯路,李隆基走著走著迷了路,還遇上了占山為王的盜匪,以為是叛軍追上來了,嚇得連跑帶竄……被一串半人為半倒霉磨難磋磨的樣子。
這能怪得了誰呢,誰讓李隆基不好好治理天下,搞的四處匪患,這才能讓他“好”運氣遇上占山為王的盜匪呢。
不過也是時候讓李隆基到蜀郡了,她想要名正言順登基還離不開她親愛的父皇。
“長史,公主送來了書信。”
蕭臨光聞言立刻起身從信使手上拿起了書信,從里面掏出來薄薄的一張紙。
【歸蜀】
偌大的白紙上只有兩個字。蕭臨光不甘心使勁抖了抖信封,愣是沒有抖出第二張信紙。
都怪李隆基和安祿山,把天下弄的一團糟,公主忙著處理軍務,都沒有時間給他寫信了。
蕭臨光又給李隆基頭上記了一筆,他一雙秀美的桃花眼瞇了瞇,計上心來。
“傳令下去,讓全軍換上最破的衣裳,讓押糧官帶著糧隊走遠些,莫讓別人看到咱們不缺糧食。”蕭臨光語氣溫柔吩咐著。
李隆基覺得自己倒霉極了。
貴妃失蹤了,宰相被逼死了,這些也就罷了。可連走路都這么不順,本該準確無誤的輿圖是假的也就罷了,他還能找人問路,結果找到的帶路之人偏偏給帶錯了路,把他們帶到山里去了。
好不容易出了山,又遇到盜匪,乍一看他還以為是叛軍追了上來,嚇得他日夜兼程逃跑,跑了二天才從百姓口中得知漢中郡多山地,山中盤踞山匪,那日遇見的匪徒不是叛軍只是山匪。
二番五次之后,護衛他的六軍已經走散了一大半,就連皇子臣子都走散了十幾l個人。
“唉。”李隆基扶著老腰,長長嘆息了一聲。
外面的消息他收不到,還不知道如今天下怎么樣了。
忽然,道路的盡頭出現了一對浩浩蕩蕩的軍隊,這些天已經被匪徒追出經驗的李隆基頓時熟練爬上了馬準備逃跑。
“陛下,是咱們的軍隊,是唐軍啊!”
楊國忠死后被新任命為宰相的韋見素和房琯驚喜道。
李隆基瞇著有些花了的老眼,看著逐漸出現在視線中的唐軍旗幟,一時間也差點忍不住老淚縱橫。
“的確是咱們的人啊。”韋見素和房琯連忙攙扶著李隆基迎了上去。
這列穿著破舊的唐軍停在了眾人身前,一個相貌俊美、披甲執劍的青年下馬單膝跪地。
“臣壽安公主府長史蕭臨光前來迎駕!救駕來遲,請陛下恕罪。”
李隆基連忙扶起蕭臨光,他此時哪還在意蕭臨光請罪的話啊,只要有人迎他,他不用再被盜匪追著跑,不用再風餐露宿,李隆基已經十分滿足了。
“蕭?可是蘭陵蕭氏的子弟?”李隆基問。
“家父蕭嵩。”
李隆基撫掌:“原來是蕭卿家的兒子。”
蕭臨光臉上也露出了靦腆的笑容:“其實臣也不是有意救駕來遲,臣接到消息之后立刻帶兵前來迎接陛下,只是不知為何一直沒能找到陛下,還是派出探子在漢中郡打探了數日才得知陛下行蹤。”
他的口吻仿佛真的十分疑惑一樣,好像把李隆基一行人領錯路的人不是他專門安排的人一樣。
李隆基老臉一紅,也不好意思在小輩面前說他是拿錯了地圖,又被帶錯了路還被盜匪追著跑,走到后來連他自己都不知道走到哪兒了。
只能強行岔開話題:“你如今是壽安公主府長史,可是壽安公主派你來迎接朕?”!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