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王維,大唐最出名的詩壇雙子星,文采固然是成名的一部分,可在大唐想要名震天下也少不了營銷,二人個頂個是營銷的好手。
這屬于專業對口!
尤其是王維,吐蕃的國教是佛教,王維又恰好是出了名的喜歡修佛,還有字“摩詰”為證。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李長安三言兩語就給他安排了一堆事情。
把大唐的經書翻譯成吐蕃語再夾雜點私貨傳入吐蕃啊什么的等等一系列
工作。
這幾年和孟浩然交往越發密切、已經有歸隱田園之心,特意求了翰林大學士這個只負責修書閑職的王維雙目無神聽著李長安一大串安排,嘴巴微微張開。
“臣不通吐蕃語……”王維迅速給自己找了個借口想要逃避工作。
他家里有他弟弟王縉一個勤勤懇懇干活的臣子就夠了。
然后就被李白一巴掌拍斷了,李白哥倆好的把胳膊搭在王維肩膀上,另一只手眉飛色舞拍著胸口:“陛下放心,此事就交給臣和摩詰吧!”
李長安假惺惺道:“朕險些忘了問太白和摩詰可通曉吐蕃語?”
王維眼神一亮,想說他沒學過吐蕃語。
“臣和摩詰可以學。”李白搶先一步。
雖然已經封侯但是絲毫不嫌功勞多的李白歡快看向李長安:“三個月,吐蕃語不難學,臣和摩詰皆生來過目不忘,只需三個月就可學有所成。”
要是沒天賦也沒法十幾歲就能寫得一手好詩賦的同時還能既精通劍術,又精通音律和書畫。
甚至還能騰出時間來鉆研道家、佛家學說。
“那此事就交給太白和摩詰了。”李長安輕快道。
壽安元年是一個好年歲,大唐大部分地區都風調雨順,這數年來裴素研究出的安素稻已經種滿了山南東西二道和淮南道,秋收之后糧倉瞬間充盈。
壽安元年九月十六,郭子儀為主帥,李光弼為副帥,樊寧、李嗣業為前鋒,大唐發兵十五萬收復河西走廊。
七門大炮同時登上戰場。
這本來是陳國生加班加點研究出來,李長安打算用來攻打潼關的攻城炮,后來潼關不戰而降,這幾門炮也就暫時沒有了用處。
如今又被用在了攻城戰場上。
十一月初,河西大捷,大唐和安西都護府私下取得了聯系,位于吐蕃軍隊后方的安西軍與河朔軍兩面夾攻,大敗吐蕃。
十二月上旬,河西走廊全部收復。
十二月中旬,新帝登基后第一次科舉在長安舉行。
這次科舉和先前科舉截然不同,男女皆可參加,試卷糊名,考前一個月所有出考卷的官員和閱卷官員都被接入大明宮密閉出卷,考卷押送和考生搜身由軍隊負責……
李季蘭一舉奪魁,成為大唐第一位女狀元。
李長安不甘心翻來覆去看了三遍名單。
“朕的名字呢?朕這么文采飛揚,居然連進士都沒有考上嗎?”李長安不敢置信。
為了自己的狀元夢,李長安還專門匿名參加了這次科舉。
她可是三個狀元聯合輔導出來的學生!沈初、張九齡、王維,她偷偷上了狀元輔導班啊,還專門找了杜甫教她寫詩!
結果居然名落孫山,是她的哪個老師沒有教好嗎?!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