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意回家的妃子就出宮回家,不愿回家的妃子就二次招聘,既能留在宮里做女官,也可去
騰出來的大片宮殿正好給親王公主住……咳咳,在李長安看來,反正這些人也住不了幾年就不用再花心思去給他們新建王府公主府了。
把自己這些兄姐們都接入宮以后李長安又專門請名師教導他們詩書和騎射,甚至還返聘了已經退休的嚴挺之和張九齡來給他們講課,簡直就是把他們都當做太子太女一樣培養。也不禁止他們和朝中臣子交往,就連一些有小心思的親王暗戳戳勾結世家,李長安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裝作看不見。
算一算,如今也的確該到了讓他們為大唐做貢獻的時候了。
李長安秘密傳召李泌:“你把這些年各個親王公主走得近的官員名單整理一份給我。”
現在是否有些過早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李泌是知道李長安計劃的知情人,他詫異道,“陛下先前不是說等到打下契丹之后再行此事?”
李長安戲謔道:“自然要早做準備,省得到時候那些人翻臉不認賬。”
很快一份密密麻麻的名單就落到了李長安手中。
壽安五年二月,大唐發檄文譴責契丹在安祿山叛亂之際與叛賊安祿山沆瀣一氣的罪行,宣布要興兵討伐契丹。
這篇檄文由李白和杜甫聯合撰寫,杜甫負責寫前半部分契丹有多可恨、害的大唐百姓有多么慘,李
白負責寫后半部分號召大唐將士保家衛國,報仇雪恨。
檄文一出,大唐人人亢奮,一邊罵契丹一邊踴躍報名參軍。
契丹可汗阻午可汗收到大唐的檄文之后十分畏懼,吐蕃那么強大都被大唐說滅就滅了,他們契丹雖說不弱可比起吐蕃還是差了一截。
阻午可汗深思熟慮之后,派使節入長安向李長安遞交了一份求和書,說愿意把當初跟隨安祿山謀逆的幾個部落交出去換取和平。
只是中間不知道出了什么岔子,好好的求和書送到李長安手上的時候卻成了一封挑釁書。
想來應該是契丹可汗包藏禍心,故意打著求和的名號侮辱大唐皇帝。
李長安看完信之后直接氣的在朝堂上大發雷霆,把挑釁書拍到了契丹使節臉上。
“爾等辱罵大唐,朕豈能忍此羞辱!”
契丹使節看到這封他完全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挑釁書,兩眼一黑,渾身癱軟在地:“臣帶來的是求和書……是求和書
……”
分明在部落內可汗還對他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小心伺候好大唐皇帝不要給契丹招致禍患,為何好端端的求和書會變成辱罵信?
還敢狡辯,我大唐文武百官都親眼看著你把信呈了上來!◆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李長安憤怒不已,呼喚道:“史官何在,今日之恥可已記下?大膽契丹竟敢當堂羞辱我大唐,朕倘若不滅契丹,無顏面對列祖列宗矣!”
武德充沛的史官早已經大書特書了,一支狼毫揮得密不透風,面前托板上所放的紙張上密密麻麻都是小字,寫完一頁又換一頁。
一向只有大唐欺負別的小國的份兒,如今竟然被其他蠻夷欺負到頭上來了。簡直是天大的恥辱,這能忍嗎?不能忍。必須大書特書!
契丹使節腳一軟,直接心如死灰昏倒在了大殿之上。
……完了,全完了,契丹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