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初覺得他的學問足夠讓他考上狀元,可他的門第名望不夠,又得罪了人,險些就被主考官把試卷挑出來扔了,最后還是靠著李長安才被點為了狀元。
那時候他確立了他此生的志向。
無論是男是女,是貧是富,出身是高是低,起碼做這張試卷的時候,應當是公平的人。農夫的子女和宰相的子女都有資格金榜題名。
沈初望著下方貢院前的人群,將杯中酒一飲而盡。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爾來一十九年矣。”
這一日沈初伶仃大醉,喝醉了后沈初就拉著李長安嘮叨。
醉倒之前還在拉著李長安的手問她的志向是什么。
李長安好不容易才把醉鬼老師送回府中,而后才帶著一身酒氣回宮。
她的志向是什么?平定安史之亂,當女帝。
現在也都完成了。
李長安托著腮,努力回憶自己一開始為什么想當女帝。
好像沒什么偉大的理由?她
只是覺得來都來了,又投胎成了公主不造反有點可惜。
不過她做的也挺好,歷史在她手上往前走,解決了安史之亂,差不多根治了世家,發展工業和農業,讓大唐百姓都能吃上飯,大力發展教育,讓更多人能讀書,還改革了科舉,把小吏也納入衙門編制考試。
雖然大部分事情都是她負責有想法然后交給老師或者臣子去實施的……
李長安的思緒想著想著又從過去想到了以后,大唐擴張的步伐可以暫停幾年了,先把打下來的吐蕃和契丹這兩大塊地方消化完,休養生息,現在疆域足夠大了得快點開始修路,然后囤糧囤兵器,等日后時機合適了再接著打。
那些被嚇破了膽子的小國說愿意給她也上天可汗尊號,不過李長安不太想要。吐蕃那時候對大唐那么恭敬,對唐太宗一口一個天可汗也沒影響后來劫掠大唐百姓。
她更愿意等把那些小國打下來以后讓那里的百姓直接稱呼她陛下。
也不用擔心窮兵黷武,傳統的戰爭方式
一開戰就要征召大量士卒和糧草,不劃算,但是武器升級完之后完全可以依靠裝備碾壓,供養三五萬精兵還在大唐承擔范圍內,不至于影響百姓日常生活。
先休養生息幾年。
壽安六年,大唐暫緩對外用兵,只是下令各地駐國使好好“幫扶”小國,周遭諸國松了一口氣。
對內,一座座水泥工坊在各地拔地而起,無數的工人進入工坊做工,一條條寬闊大路以長安城為中心點向外輻射。
整個大唐找不出空閑的人,糧產節節高升,李長安登基之后又改革了稅法,還連年減稅,如今百姓只需要三十稅一。
大唐的人力成本極低,甚至都不需要工錢只需要包吃包住就能招來工人,在充足的勞動力推進下,一條條灰白的水泥路像蛛網一樣浮現在大唐土地上,連接大唐的東西南北。
大唐皇帝陛下的生辰快到了,長安城越發熱鬧了,許多小國的使節紛紛帶著隊伍進入長安城,打算趁著大唐皇帝的生辰獻上朝貢。
經過了幾年休養,長安城已經恢復了昔日的繁華,甚至因為交通發展運糧更容易,所以容納的人口更多。
過了去歲,李隆基的身體就漸漸不好了。
李長安去看過他兩回,兩個人相顧無言,李隆基提不起生氣的力氣,李長安也懶得再嘲諷他。
最后李長安也只是吩咐太醫好好給李隆基醫治。
沒有什么“治不好朕就要你的項上人頭
”,也沒有什么天下張榜替李隆基找名醫,甚至都沒請兩個道士來給李隆基做心理安慰。
只是如兩個陌生人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