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皇后的母族強大,能在朝中為他披荊斬棘,對抗那些和他意見相左的朝臣。
皇后的孩子也越發懂事,皇后更是大方守禮,從不妒忌他寵幸后宮。
偶爾他來時,也會露出幾分女兒家的嬌俏可愛。
安和帝的心自然是漸漸偏移。
直到皇宮里面出現了“德妃同侍衛私通”這件事。
安和帝當時真的氣瘋了,因為無論他如何困囿朝政和權勢之中,始終對德妃有那么幾分真情。
證據確鑿,德妃被抓了現行,衣衫不整,那男子的精陽都在她的身上,百口莫辯。
安和帝震怒之下,令人絞殺德妃,車裂那侍衛,再將九皇子幽禁于長樂宮中。
而如今,已經過去了那么多年。
九皇子先前為德妃洗清了冤屈,當年之事乃是他人陷害,德妃無辜。
可是那男子精陽落在自己的女人身上,安和帝的心中縱使有愧,卻總也過不去那個坎。
可是如今這后宮眾人,妃嬪無數皇子繁多。
看似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但當真有誰,是真的愛敬他呢
他們都懂事,不妒忌,不會因為自己的陪伴稀缺就惱怒發瘋,甚至會在自己偶爾過去的時候感恩戴德。
可是安和帝如何不懂,不在意他的真正寵愛的人才會如此。
不在意他這個人,才會禮數周全,從不奢望啊
他回憶往事,這一生唯一他能夠確信真心愛過他的女人,竟只有會冒著被厭棄幽禁的風險,試圖將一個君王捆在身邊的德妃。
而他和德妃的孩兒長大了,被他厭棄多年,最終神智失損,竟然也唯記得當年他私下教授他為君之道時,對他說過的“我兒無須同其他皇子一樣叫父皇,只需稱呼我為父親。”
“我們是一家人。”
安和帝年逾五十,終是在江山穩固子孫滿堂的如今,又找回了當年的一絲真情。
而時移世易,物是人非。
他怎能不疼惜愛重這般癡傻,卻只會念著父親的孩兒
“你雖出身庶女,卻重情重義,言辭鏗鏘不畏天威,更勝皇城許多氏族嫡女虛名,只是為自己的夫君直言,又何罪之有”
皇帝對依舊五體投地的白榆說“九皇子妃,平身吧。你與九皇子的孝心,朕知曉了。”
這殿中之人聽著皇帝說話都帶上了一些動容,不由得個個咬緊牙關。
沒人覺得這九皇子妃多么感天動地,只是覺得她巧言令色揣奸把猾。
白榆達到目的,又對著皇帝
端正叩頭,這才又慢慢爬了回去。
后面從十皇子開始,繼續由太監唱報賀壽禮。
只是安和帝望著自己癡傻的九皇兒,依然陷在昔年的“真情”之中。
又如何聽得進去他其他的皇兒,如何絞盡腦汁地搜羅來的好物
有親筆書寫的“萬壽圖”這珠玉在前,滿室的金山銀山,也會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