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客來,蕭家當然設茶招待。
城里的望族老者“蕭千戶,城里實在太亂了,以前只有紈绔子弟強搶民女,現在但凡壯實些的男人都敢帶上幾個同伙踹破街坊的家門,搶財物搶糧食搶女人喪盡天良,我們集結人手去抓,他們得到風聲便逃跑出城。仗著有反王那邊可以投奔,越來越多的人都敢作惡,再不有人出來管管,不等反王殺過來,城里的百姓已經死得死傷得傷了”
城南的里正們“蕭千戶,咱們都是土生土長的衛縣百姓,北邊這邊有您坐鎮,大家能踏踏實實地居家過日子,可我們南邊的村子里沒一家能睡個安穩覺,城里的亂象村子里也有,請您快出來替大家主持公道吧,不然我們真是過不下去了”
蕭穆神色沉重地聽著,既憐憫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又為鞭長莫及表示無奈“大家的意思我明白,如果可以,老夫也想為同縣的百姓們出這個頭,可我們靈水村的青壯有限,現在只能帶著附近幾村的鄉親操練,實在沒有槍法嫻熟的人手再派去別處。”
聰明人很多,有人道“反王那邊兵力已經過萬,咱們衛縣村鎮若是繼續各自為戰一片散沙,一旦反王大軍趕到,最終還是一個敗字。依我看,不如您老帶著幾位驍勇兒郎搬到縣城去住,再把全縣的青壯集中到城里操練,有了正經兵馬,衛縣才能威懾反王。”
“對,搬到縣城,集中兵馬”
蕭穆“是這個道理,本來該是知縣大人來操辦此事的,誰曾想劉大人他”
“您別提那狗官,就算他還活著,也不會替咱們這些百姓操心,現在他死了,朝廷即便再派個肯為民出力的父母官過來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您老是當仁不讓的唯一人選,還請您老快做決斷,不然反王來了,咱們全都得變成砧板上的魚肉”
“是啊,沒時間了,您老就別謙讓了”
一片混亂,蕭涉收到二哥的眼色,突然站到老爺子面前,瞪著那一圈陌生的面孔道“你們說得好聽讓我們家老老少少替你們練兵,可以,可那么多人馬,吃什么穿什么又哪來的銀錢做武器沒有這些,誰家青壯愿意聽我們號令”
十八歲的蕭家五爺,魁梧壯碩,眼睛瞪得如銅鈴,聲音洪亮如雷,把一圈人都震懵了。
這時,那些望族啊大戶啊富商啊都開口了,表示愿意捐銀捐糧,甚至捐刀捐馬都行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能保住命,舍棄大部分家財又算什么,反正還有田地,只要撐到天下重新太平,地里糧食一長,銀子就又回來了。
蕭涉被這些慷慨大戶堵沒聲了,蕭延又站出來,指著天道“就算錢糧武器都有了,我們也愿意替全縣百姓出這個頭,可事后朝廷若追究下來,扣我們一定擅自占城圖謀不軌的罪狀”
眾人齊道“這個最不用擔心,我們會寫一張萬民請愿狀,聲明蕭家乃全縣百姓共同推舉出來的護民之家,屆時有全縣百姓作證,絕不會叫朝廷冤枉了好人”
蕭延“口說無憑,你們先把萬民請愿狀拿來,我們才能名正言順地出這個頭。”
這事太簡單了,各地里正立即派帶過來的隨從騎馬回去征集百姓手印。
百姓們聽說蕭千戶愿意練兵護衛全縣,豈有不支持的道理,爭搶著往請愿狀上按了手印,與此同時,那些已經趁亂作惡或是生了此心的刁民,有的歇了心思,有的怕被蕭家抓住,回家收拾一番趕緊逃了,去反王那邊通風報信或許還能撈點獎賞。
蕭千戶蕭老爺子不出手則已,隨著一張張請愿狀被送回蕭家,在眾人殷切的注視下,蕭穆開口了
“老二,你立刻召集附近一千青壯進城,在城內各處張貼安民告示,說我們蕭家受全縣百姓所托暫代知縣職務,對內維持法度秩序,緝拿一切為非作歹之徒,對外募兵練兵,以防任何勢力侵擾我衛縣百姓,有志青壯若愿參軍,每月領一兩銀子的軍餉,無此愿者蕭家并不強迫,但需安分守己不得為禍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