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氏念叨著“老五一間,長安長順一間,還剩一間空著,要是老四還在,剛剛好。”
蕭姑母紅著眼眶道“別提那些了,說點高興的。”
這時,蕭縝跨了進來。
蕭玉蟬指著西邊的一截院墻與月洞門問“二哥,那邊還有個小院子,做什么的”
蕭縝道“那是南書房,平時有客來也可以去那邊招待,這邊就這樣,往里走吧。”
過了垂花門,正院同樣是三間上房、左右兩個耳房小跨院、東西廂房。
對自家人蕭縝就不客氣了,一邊給各房發鑰匙一邊安排道“祖父住上房,大嫂綿綿住西廂房的南屋,玉蟬耀哥兒住北屋。二叔二嬸住東廂房的南屋,姑父姑母住北屋。三弟妹與三弟住西跨院,我跟阿滿住東跨院。”
“后面還有罩房,阿福阿真住那邊。”
賀氏聽了,意味深長道“還是老二想的周全。”
像她跟丈夫,四十多歲了,夜里親密不太勤,跟大家擠在正院也不怕傳出去啥,老二、老三兩對年輕夫妻正是膩歪的時候,分別占座獨立的小跨院,夜里稍微動靜大點也傳不出來。
蕭縝沒理會這夸贊,徑自對佟穗道“快晌午了,你跟大嫂帶著玉蟬先把飯做起來,岳父他們也會過來吃,東西我們來搬。”
佟穗點頭,帶著柳初、蕭玉蟬先去車上搬做飯用的家伙與飯菜。
路上,蕭玉蟬掰著手指頭道“好家伙,以前咱們家人就夠多了,現在四家湊在一起,一共多少人”
佟穗“你去問問二爺,二叔三爺喬家表弟還有我二哥晌午回家
吃不。”
蕭玉蟬跑了一趟腿,回來道“不回來,說是要在外面忙到傍晚。”
佟穗心里便有數了。
沒多久,賀氏、蕭姑母、周青、姜氏都過來幫忙了,女人們一多,炒起菜來也快,最后在上房堂屋擺了滿滿兩張桌,長輩跟孩子們坐椅子,年輕人坐不下的干脆端著碗站著吃,說說笑笑的,四家人關系一下子就拉近了。
賀氏瞅著佟家、周家那邊,心里有點吃味兒,可佟家、周家都能為大事出力,自己的娘家人最擅長偷懶耍賴,再加上這邊的三進宅子擠擠巴巴的,確實也沒有地方再把她的娘家人接過來。
吃過午飯,老爺子讓蕭涉守家,他帶著蕭縝出去了,走得太快,蕭縝都沒機會單獨與佟穗說會兒話。
佟穗等女眷們一起收拾好廚房,這才各自回房繼續收拾小家。
佟穗來到了她與蕭縝的東跨院。
說是院子,其實很小很小,北面是一堂屋一臥室共兩間房,院子精致到蕭縝練槍都要束手束腳。
可是三面搭了墻,便成了一個獨立的小院,不用擔心出來潑個水都被人瞧見,還是比住在正院的廂房強。
她推門進屋。
堂屋里沒有鍋,挨著臥室那邊的墻砌了個爐子,配了一個鐵水壺,冬天可以燒水用,北面設了一桌兩椅一面書櫥,書櫥里居然還擺了文房四寶與兩層書,全是佟穗最近在看的。
只是現在不是看書的時候,佟穗進了臥室。
臨窗的南邊搭著炕,地上櫥柜、洗漱架、梳妝臺應有盡有,一應物件瞧著比夫妻倆在蕭家用的還好。
蕭縝要協助老爺子打理縣城事務,來去匆匆,只將佟穗的兩個嫁妝箱籠并排擺在對面炕頭了,大小包袱仍原原本本地系著裹著。
佟穗一樣樣整理起來,秋季衣物鞋襪放進高柜,棉被棉衣這些收進地上的矮柜,箱籠里裝的都是短時間用不上的新衣新被與好料子。
全部忙完,佟穗洗洗手,躺到了炕上。
陌生的城,陌生的房子,但東西兩院住著的都是熟悉的親友。
傍晚天都擦黑了,老爺子、蕭守義才帶著蕭縝幾兄弟回來了。
佟穗聽到動靜,從廚房這邊往外瞧,看到老爺子沉毅的面容,看到蕭延意氣風發的笑臉,再就是明明正往前走路卻突然偏頭瞥過來的蕭縝。
佟穗立即走開了,心想這人怎么跟山里的狐貍似的,警敏得像成了仙。
今晚佟、周兩家就沒過來了,但因為蕭家、喬家的人幾乎都到齊了,飯桌上也格外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