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的兩萬兵馬是為了牽制、消耗蕭穆大軍的兵力,龍行徑六關才是阻止蕭穆大軍南下的真正要塞。
因為龍行徑過于險峻,中間四關最多只能容留一千駐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只有兩端的金尾、獅口二關可駐軍三千。
金尾關的重要甚至勝于晉城,太原失守孟家三代戰死之后,出于謹慎,竇國舅臨時調派了女婿梅懷信來鎮守金尾關。
梅懷信今年二十五歲,出自本朝有名的將族世家,其人不但文武雙全且生得貌似潘安,因此得以被竇國舅選為女婿。
梅懷信到任之后,原來的守將退為副將,因不服梅懷信這種年輕的權貴子弟,私底下常有怨言。
梅懷信表面上虛懷若谷,實則命人誘哄副將醉酒,再以觸犯軍紀為由火速拿下副將斬首示眾,三千小兵被他這么一震懾,頓時變得服服帖帖,梅懷信讓他們嚴守軍紀他們就不敢喝酒賭錢,梅懷信讓他們每日操練兩個時辰,他們便不敢松懈一刻。
當蕭穆大軍沖破晉城北面的第三座要塞駐扎于晉城城外,梅懷信也加強了對敵軍的防備,幾班巡邏兵日夜不停地沿著關城城墻走動,更有哨兵在山嶺外遠遠觀望。
“將軍,敵軍來了,已在山外十里處”
“來了多少兵馬”
“約有四萬,全是步兵”
梅懷信很是意外,蕭穆竟敢繞過晉城直接率主力來打這邊,就不怕兩軍膠著之際,晉城守軍沖過來,對他們前后夾擊從山口到金尾關這條路兩側全是高山,一旦蕭穆大軍被堵住,就算能突圍出去,也將損失七八成的兵力。
還是說,老將軍被前面的幾場大捷沖昏了頭腦,自信留下萬余兵力就能困死晉城的兩萬守軍
梅懷信吩咐哨兵“趁他們還沒進山,你繞路去知會晉城守將廖洪安,讓他擇機出兵堵住蕭穆大軍的退路。”
哨兵領命而去。
梅懷信帶領三千守軍做好迎戰準備。
金尾關城墻高達六丈,關前挖出一條三丈寬一丈深的壕溝,收起橋后,敵軍便是冒著箭雨沖到壕溝前,也要耗費時間鋪橋,徒增傷亡。
防著敵軍縱火燒山,金尾關兩邊山嶺上的樹木都被砍光了,零星幾簇野草也燒不起來。
梅懷信站在高高的城墻上,神色淡然地看著蕭穆大軍逐漸靠近關口。
蕭穆無法探知里面幾關周邊的地形,卻早派哨兵查探過金尾關,知道這邊有一條寬闊的壕溝。
為此,蕭穆特意派木匠趕制了一輛車板長達四丈的高輪馬車,車身包括整張車板又糊了一層防火的泥灰。
馬車沒有馬,由五十個小兵弓腰行于車下,在底下推動馬車走向壕溝。
守軍人少,只能居高臨下地發射箭雨。
為了不讓第一排的小兵死于箭下,馬車前面排了兩排盾兵。
與此同時,馬車兩側也分別安排了一隊弓箭手與盾兵,好在壕溝前為小兵們爭取鋪橋的時間。
梅懷
信“倒是有備而來,放箭”
一排箭雨兜頭而來,冰雹一樣射中盾牌與車板,有一兩個盾兵倒下,立即有新的盾兵補上防御窟窿。
在一波波箭雨中,“馬車”還是抵達了壕溝。
梅懷信一邊指揮弓箭手放普通的箭矢,一邊讓后面搭好火箭的一排弓箭手做好準備。
這個時候,右路軍的小兵們該下壕溝了,可就在梅懷信盼著小兵們快跳下去時,對方的一個弓箭手居然先朝壕溝里射了一支火箭。
“嘭”的一聲,宛如山崩地動,壕溝里突然竄出一面烈焰之墻。
右路軍的小兵們早有所提防地撤了回去。
蕭延朝城墻上大笑“好一招火攻,可惜被我們識破了,我倒要瞧瞧,等這把火燒完了,你們還怎么往里面添油”
再厲害的火,燒光油也就沒了,冷風一吹,下次“馬車”過去,定能鋪成橋。
梅懷信抿唇,蕭穆果然是個老狐貍,好在壕溝里的火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能燒死百十個敵兵最好,沒派上用場也只是少看了一場戲而已。
等壕溝里一點煙都不冒了,蕭穆又耐心地等了一個時辰,才讓“馬車”重新出發。
鋪橋的時候,城墻上放箭,下面的弓箭手也放箭,箭雨往來中,跳下壕溝的小兵們踩著一些同袍的尸體,終于將這座車橋架在了壕溝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