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瀾道“這么說來,還是要攻城,只是眾將士一路打過來不容易,我也不忍心看著他們一批批折損在守軍的利箭石木之下,不如從周圍諸縣的牢獄中調一批囚犯過來,對他們許以重賞,或許能激起他們的血性,帶頭殺上城墻。”
韓宗平思索片刻,道“奸臣當道,牢獄中關著的未必全是罪大惡極之人,且我們讓囚犯送命,竇國舅便也能讓城內的囚犯甚至百姓源源不斷地送命,最終苦的還是無辜百姓。”
宋瀾頷首“將軍說的是。”
韓宗平最后看向蕭穆,其他人也都看了過來。
蕭穆回望著韓宗平,眼中忽地滾下兩行熱淚。
韓宗平驚道“您老這是為何”
蕭穆用袖子擦過眼角,感慨道“老夫苦思冥想許久,都沒想到什么可行的應對之策,方才聽了將軍一席話,忽然想起附近百姓送給將軍的兩車紅薯。那百姓住在洛城城外,與竇國舅近而與將軍遠,可他為何舍近求遠,寧肯送糧資助將軍正是因為將軍的一片仁愛之心啊,將軍連牢中囚犯都能體恤,天下百姓聞之,又豈能不舉首戴目、傾力相助”
韓宗平確實愛惜百姓,但突然被老將軍扣上這么一頂高帽,他還是覺得有些愧不敢當。
他正尷尬如何接話,魏琦看著蕭穆道“您老的意思是,讓咱們先爭取洛城百姓的支持”
蕭穆“是啊,當初我們攻打朔州,便是用的這個法子,那施毅父子才禍亂當地百姓半年便已失了民心,竇國舅一黨為禍洛城二十年,民間必定積怨已久,苦于被城墻軍隊攔截才不能沖出來效忠大將軍罷了。”
魯恭“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乃兵家推崇的戰法上策,能成自然皆大歡喜,就怕徒勞無功,反被奸臣嘲笑。”
魏琦“成了,我十五萬大軍便可長驅直入,不成也只是被小人笑話幾句,全當耳旁風就好,將軍,我覺得此計可以一試。”
宋瀾點頭附和“將軍這一路打完一城必定會給當地百姓分地,此乃天下皆知,光這一樁就能為我們爭取到城內貧戶。”
魏琦“朝廷腐朽不是一時了,幾十年不知有多少洛城官民蒙受冤屈,這部分人肯定也愿為將軍效力。”
馮籍“還有軍中的將士,除了為首的一批將領能跟著竇國舅享受榮華富貴,底下的小兵多出自普通百姓之家,沒人帶頭他們不敢背叛朝廷,只要有人帶頭,必然一呼百應。”
魯恭看著這幾位,興奮道“聽你們這么說,我怎么覺得馬上就能進城了”
韓宗平笑道“先別急著高興,有勞兩位先生分別寫一篇勸民書、勸軍書,試試看吧。”
魏琦、宋瀾欣然領命。
沒過多久,兩篇言簡意賅且瑯瑯上口的勸降書就出來了。
勸民書為奸臣國舅,魚肉百姓,百姓們開城投降,洗冤屈分田地
勸軍書為奸臣國舅,任人唯親,將士們開城投降,帶賞銀還故鄉
短短兩段話,既是洛城軍民所盼,也是城外的十五萬大軍所盼,每個士兵只要念上幾遍就能記住。
臘月初三,天剛剛亮,鼓聲一響,三路大軍便齊聲高喊起來。
洛城之內上百萬百姓都聽得清清楚楚,一日之間,不知多少人潸然淚下。
竇國舅自有恩威并施的手段應對。
可吃了二十多年人肉的豺狼突然說他以后不會再吃人了,人就會信嗎
洛城百姓們不信,他們更相信城外的韓總兵
三日后,底層的士兵連同憤慨勇武的百姓,趁夜打開了一座城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