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勝不肯撤回涼州,長安便仍有開戰的可能,蕭縝立即將戰報送往京城、廣元。
韓保急召二相、二將議事。
魏琦“呂勝是在等皇上打劍閣道的結果,皇上勝了,呂勝才會真正撤兵。”
范釗“這老賊,且等著,早晚有我帶兵去打他那一天”
魯恭“呂勝不撤,蕭侯就必須留在長安備戰,可皇上那邊遲遲沒有消息,最好再派兩員驍將帶一萬騎兵去增援劍閣道。”
范釗“我”
魏琦“臣舉薦蕭守義、蕭涉,這父子倆一個老成持重一個驍勇無雙,父子配合攻防兼備。”
宋瀾“蕭涉曾經手刃名將孟靖業,確實是個猛將,蕭守義雖然穩重卻少智謀,換成蕭野、喬長安會不會更合適”
因為調用的是騎兵,只能從蕭縝的南營里選將。
魏琦“謀有皇上、蕭老、安國夫人,援將重在忠勇,南營除了蕭縝,便是蕭守義、蕭涉武藝最強。”
宋瀾“魏相說的是。”
韓保見兩位丞相商量妥了,范釗、魯恭也沒有異議,立即給蕭縝下了一道調兵的軍令。
宮里在為戰事籌謀,清化坊的國公府,女眷們也分別收到了蕭家叔侄搭驛兵送來的家書。
兩府女眷聚到一起看信。
蕭姑母的信最多,蕭縝與兩個兒子一人一封,喬長順那封是喬長安從遼州帶來的。
賀氏、林凝芳、顏明秀看丈夫的信,柳初看孫典借著蕭野的幌子寫的信。
這幫男人二月就離開洛城了,一晃眼竟已是冬月。
賀氏看得淚眼汪汪,這漫長的分離太難熬了,又要整日提心吊膽,怕哪個折在外頭。
林凝芳三妯娌比她鎮定多了,畢竟信里全是男人們的情話,柳初、顏明秀收信時臉都有些紅。
蕭玉蟬不方便看嫂子們的,湊到了蕭姑母身邊。
蕭姑母連讀三封,擦擦眼角,朝一屋子女眷道“真好,廣元、長安一穩,皇上、老爺子能全力伐梁了。”
林凝芳“二嫂與齊世子應該也帶兵進了劍閣道。”
老爺子打通劍閣糧道時給京城送了戰報,佟穗、齊凌、趙瑾也趁機捎了家書進京。
佟穗依然是兩封,一封給爹娘報平安,一封給林凝芳,再由林凝芳安撫蕭家眾人。
賀氏心中不安“聽說那地方比晉州的山還要險,他們這一波一波地往里闖”
蕭姑母“就是險才要增兵,如何打是將士們的事,咱們操心也沒用,少胡思亂想吧。”
蕭玉蟬“有祖父在呢,二哥他們也在長安了,離得近,兩邊還能互相照應,咱們踏踏實實等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