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面陡坡僅修了一條山道,山道最高點便是劍門關。梁軍出兵伐裕,將士們拾級而下就行,換成裕國打梁國,將士們得先爬上這段陡峭的高坡,再去嘗試攻打劍門關的關城。
蕭穆在晉南的龍行徑上見過類似的險地,也就是虎須關,當時是蕭縝、佟穗趁夜從虎須關一側的緩坡爬上去的,殺死哨兵后再通知下面的八百奇兵趕緊上去,可劍門關迎敵這一側根本沒有緩坡,只有一條孤零零的山道
每次爬坡只能人齊頭并進,小兵們還沒爬到一半先進入了梁軍的弓箭射程,就算有盾兵開路,盾牌防得住弓箭卻擋不住關樓上的投石車,重重的石塊砸下來,盾兵連著盾牌一起倒下,一路撞倒數個自家小兵再跌落山崖。
小兵們都如此艱難,那些攻城器械更難運送上去。
日襲,夜襲,興平帝想盡了一切辦法,白白折損了萬余兵力,竟連劍門關的城墻都還沒碰到。
趙瑾早帶著糧草趕過來了,觀戰兩日后,他悄悄問蕭穆“咱們要不要再勸勸皇上”
蕭穆苦澀搖首。
沒嘗試攻關時可以勸,攻關一開始,皇上能看不出劍門關絕非強攻就能奪下的關隘
肯定能的,可皇上選擇繼續攻關,便是皇上不想承認他之前太輕狂了,不想承認他伐梁伐錯了,不想承認他白白犧牲了幾萬士兵的性命。
皇上已經跟自己較起勁了,正在氣頭上,這個時候蕭穆去勸,只會變成火上澆油。
興平帝確實憤懣,可也不愿讓將士們繼續徒勞送命,十一月初三,興平帝撤兵兩里,只守不攻。
蕭穆欣慰道“皇上還是英明的。”
趙瑾也看出來了,只需要再來一個臺階,興平帝就會撤兵。
初四,興平帝收到太子送來的戰報,稱呂勝調兵逼近長安,朝廷決定派蕭縝的五萬騎兵去增援。
預料之中的事,興平帝并沒有意外,反倒有了一個合適的撤兵理由。
算上蕭穆帶過來的一萬騎兵,興平帝此時共有八萬大軍。
初五一早,興平帝、羅霄帶七萬步軍先撤,蕭穆、趙瑾帶一萬騎兵殿后,提防梁國主力追殺。
傳訊兵先行一步,在葭萌關遇到了剛剛趕至這里的佟穗、齊凌。
因為老爺子跟興平帝說了他的增兵部署,所以興平帝讓傳訊兵給佟穗、齊凌帶話,讓他們兩人帶三萬五步兵在葭萌關等著,不用再往南走。
按照興平帝的意思,直接讓佟穗、齊凌撤回廣元就行,可蕭穆擔心返程遇到變故,建議留下二人。
葭萌關與劍門關中間只隔了一百里山路,一旦中途出事,佟穗、齊凌還能及時增援。
傳訊兵交代完畢便匆匆離去。
佟穗看向齊凌。
齊凌受不了她憂慮重重的眼神,道“就一百里路,皇上他們走快點可能明晚就到了,至于你這么不放心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祖母,老爺子是你孫子。”
佟穗沒理這話,來到葭萌關的關墻上,眺望前方山路,可惜山路狹窄,很快就被山體擋住了視線。
佟穗有些心悸。
一百里路確實不長,但兩側全是深山老林,梁國既然將皇上誘進了劍閣道,豈會不安排伏兵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