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慶帝笑了,雖然母后擔憂蕭家,他其實一直都挺喜歡蕭家的,蕭老甚至用性命救了父皇,或許父皇說得更對
至于東營的那些武官,反正有羅霄在東營盯著,咸慶帝很放心。
他批準了這份名冊,再問蕭縝“朕讓王定憲去守合州,你怎么看”
蕭縝想了想,道“臣認為,王將軍確實比潘將軍更熟悉江面作戰,只是合州還有四萬步兵精銳,王將軍或許能一心二用,然先帝駕崩,京城三十萬步兵有近九成都是新兵,黃起遴極有可能會趁虛作亂,一旦陵國也從南面出手,光靠王將軍,能同時抵擋黃起遴的步兵與陵國的水師嗎”
咸慶帝微微抿唇“王將軍不能的話,難道潘勇就能”
蕭縝“不,潘將軍也無法讓臣完全放心,此一時彼一時,臣建議皇上往淮南、淮北分別增兵一萬,若陵國發兵,淮南可及時增援合州,若黃起遴偷襲合州后方,淮北亦可及時策應。”
咸慶帝聞言,走到輿圖前,視線在淮南、淮北兩地逡巡片刻,喜道“蕭侯此言甚合朕意,只是不知該從何處調兵過去”
各地的守軍皆有用處,朝廷去年又剛招募過三十萬新兵,民間為招兵之事已經頗有怨言。
蕭縝“皇上可從東、西營分別調兵一萬前往。”
咸慶帝“這兩營都是新兵,朕怕他們難以勝任。”
蕭縝“皇上可挑選兩員已有威望的驍將任二地守將,如此既能繼續操練新兵,又能振奮新軍士氣。”
咸慶帝“你對本朝的將領更熟,可有人選舉薦”
蕭縝笑道“臣只認識幾位大將軍,然后就是臣在右路軍時熟悉的那一幫草莽兄弟。臣想,淮南有水師,皇上或可請謝堅將軍舉薦一位守將,淮北全是步兵,恰逢北邊沒有烏國之憂,皇上可請馮國公從薊州軍里派來一位驍將。”
咸慶帝深以為然,笑道“難怪父皇臨終前再三囑咐朕要重用你,瞧瞧,旁人只會氣朕,你這三言兩語地就幫朕除了后患。”
蕭縝拱手道“皇上日理萬機,臣等食君之祿,理該為皇上查漏補缺。”
咸慶帝立即給謝堅、馮籍分別去了一道旨意,然后再喊來齊恒,讓他與蕭縝近日就分出一萬兵來,提前出發去駐守淮南、淮北。
月中,兩萬步軍抵達駐地,謝堅、馮籍推薦的兩位守將也快馬加鞭趕到了。
私底下,魏琦對宋瀾道“還好皇上能聽進去蕭侯的諫言,合州總算安穩一些了。”
宋瀾微笑頷首,實則每次蕭家那邊出什么風頭,宋瀾心里都會有些尷尬,會想起他曾經把蕭家當普通村中頭目的眼拙,想起他帶著兒子前往薊州前在衛縣茶寮送蕭縝的那四個字。
早知蕭縝有如此謀略,他怎會自詡世外高人獻丑
有人感
激蕭縝為大裕朝獻上良策,也有人恨不得將勸諫咸慶帝往淮南淮北增兵的人大卸八塊。
青州,總兵府。
黃起遴捏著手里剛得到的消息,目光狐疑地掃過身邊幾位副將“我這邊才剛謀劃起事,朝廷就往淮南淮北增兵了,莫非這里藏有朝廷派來的奸細”
幾位副將與兩個謀士撲通都跪了下去“大將軍,我等對大將軍忠心耿耿,還請將軍明察”
一個謀士道“將軍,新帝雖然年輕氣盛,錯把王定憲當良將,可先帝為他留下眾多文武賢臣,其中有人看破合州之危也極有可能啊,而我等早在前朝時就跟隨大將軍了,豈會背叛將軍陷自己于不義”
“是啊大將軍,我們都是您一手提拔起來的啊,哪個敢背叛您,就叫他斷子絕孫不得好死”
眾人紛紛發起毒誓來。
黃起遴思索一番,道“好,我相信你們,不過,我還是要再提醒一句,新帝跟他老子一樣自詡明君,就算你們像我當年擁護先帝一樣擁護新帝,新帝還是會逼你們交出之前貪污的家產,與其被人過河拆橋,不如死心塌地地跟著我一起投奔陵國,靠著這份軍功一輩子吃香喝辣”
呂勝在涼州,兵多地盤也大,還有自立稱帝的把握,青州太小了,一面海三面都是朝廷的兵馬,他必須投靠陵國才能自保。
“大將軍放心,我等誓死追隨大將軍”
黃起遴暗中花了幾天功夫將身邊這些人徹查了一遍,確定沒有奸細,才繼續與呂勝、陵帝聯絡,要不要起事、何事起事都得仔細商量。
礙于呂勝離得太遠,信使來來去去頗費功夫,直到五月中旬的一個深夜,陵國水師才突襲合州,打了王定憲一個措手不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