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宋瀾還是覺得這次的改革過于激進,但帝后一心,宋瀾只能按下那些顧慮,與魏琦一起連夜編訂細則,甚至魏琦因為肩膀不適隔一陣就得休息一會兒時,宋瀾始終端坐在桌案前,奮筆疾書。
三更天的時候,佟穗與蕭縝要去休息了,二相還在忙。
回了寢殿,佟穗對蕭縝道“我記得你說過,宋相輔佐興平帝、咸慶帝時少有頂撞之言,這次竟顯得魏相過于順從你我,他反倒成了諍臣。”
蕭縝“興平帝若有不妥之處,魏相定會諫言,沒有宋相表現的機會。到了咸慶帝,那是個只喜歡臣子順從他的人,魏相勸諫無用,宋相更不會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換成你跟我,一個明君一個賢后,胸懷若谷,他當然敢說了,順便也證明一下他宋瀾并非一味順從帝王之人。”
佟穗“”
蕭縝“宋瀾這人,喜歡求穩吧,你看他在桃花溝隱居多年,大概就是在權衡趙良臣、韓宗平究竟哪個更有奪天下的勝算,最終去投奔了韓宗平。那時候他就沒把咱們放在眼里,現在北地終于太平了,他又開始擔心咱們急于改革糟蹋了這大好局面。”
佟穗躺到床上,舒服了一會兒,笑道“那咱們就讓他再看走眼一回。”
兩項改革的細則出來后,蕭縝繼續批復其他折子,佟穗命人從京城、附近找了一批屢試不第的四旬年紀的舉人進宮,高矮胖瘦,一共有三百多人。
佟穗讓跟在身邊的蕭涉把細則念了一遍。
這些舉人便是士紳,原本不用交田賦,突然得知要他們交了,立即就急了一大半,交頭接耳起來。
佟穗等他們議論得差不多了,道“皇上改革之心已定,苦于缺少能輔佐他推行改革的人才,諸位若擁護皇上的改革愿為朝廷效力,就請留下等著領受差事,反對改革不愿效力的,我與皇上也不勉強,現在便可以出宮了,以后照常科考,若能金榜題名,朝廷照用不誤。”
讀書人重名節,或是喜歡在某些時候拿名節說事,譬如現在,就有反對改革的,揚
言寧可一輩子不為官也不愿意屈節逢迎圣意。
一人嚷嚷,便有其他人站了出來。
佟穗也不辯解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讓侍衛將反對的那一百多人送出宮去,剩下約兩百人留用。
佟穗讓他們先把改革理解透徹了,再讓他們回家挑幾個讀書的子侄或是家中小廝點撥明白帶到身邊使喚,最后把這些人都交給了蕭縝。
蕭縝給這兩百一十二個舉人都封了一個“監察使”的差事,調派至各州府,一則要協助官府給百姓們解釋清楚改革政令,杜絕小人故意曲解政令煽動百姓作亂,二則監管各州縣官員是否有全力實施政令,若有陽奉陰違者,一旦證據確鑿,揭發其罪行的監察使便可取而代之,反之,監察使刻意誣陷官員,也會按律問罪。
兩百多個監察使奉旨離京時,一個個意氣風發,埋頭苦讀了二三十年書,因為各種原因縱使身懷才學而無法中榜,今日終于有了破格提拔的機會,當然要抓住機會好好表現
外面有官員們負責,終于得空的佟穗把衛縣那一幫子親友都叫進了宮,包括當差的蕭延等人,包括賀氏周青蕭姑母等安居在家的女眷,甚至綿綿、齊耀、佟善、張超、大郎、二郎、懷祖這些大孩子小子也都給叫了進來。
蕭縝在乾元殿忙,佟穗在西宮見的眾人。
這么多親友,賀氏如魚得水,高興道“娘娘今日怎么這么好興致,把咱們都叫來了”
佟穗笑道“朝廷要改革了,你們都是皇親國戚,先學學,將來有人問起也好知道是怎么回事,順便幫朝廷對外宣講政令。”
這時,身穿文官官服的戶部主事孫緯孫大人托著一卷政令公文過來了,站到佟穗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