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例早起,天不夠亮,客廳還得開燈。
周琎一邊吃雞蛋和涼好的稀飯,一邊看自己抄寫的英語單詞小冊子,因為對音標不夠熟悉,發音總是露怯,連背誦都只能多憑死記硬背。
陳思蕓問“小琎,期中考的成績出了嗎”
周琎端起碗,把剩下一點稀飯湯喝干凈,順帶沖淡蛋黃的味道“今天應該會出,晚上回來我把成績條放桌上。”
周琎順手把碗洗了,便和陳思蕓一起出門,先幫她把車騎到目的地,再換成自行車自己回學校。
整條路都是走慣了的,只是隨著秋深,天亮得越來越晚,稍微有了點不一樣的景致。
周琎從路燈下騎行而過,看著自己的身影和自行車的影子合在一起,被拉得長長的,像下半身畸變的奇怪生物。
而路兩邊也陸續有些小攤販就位,周琎一路聞到了油條、炸香腸、烤紅薯和醬香餅的味道,本來已經吃飽的肚子似乎又要變餓。她卻沒有一絲留戀,反而騎得更快了些,像是被什么看不見的怪物在身后追逐一樣。
學校讓她感覺安全。
在這里,只要學習就夠了。
上午第三節課是班主任的物理課。
班主任講完物理卷子后開始宣布期中考成績,剛剛才拿了物理滿分的周琎有些緊張,這對她來說是很新奇的體驗。她原本的初中是按片區劃分的普通學校,每次考試都是第一,哪怕明顯偏科,也從來沒有拿過第二名。但在考入這里的第一場開學考,周琎就拿了第三十名。
“我知道你們很多人在初中成績都名列前茅。但你們要知道,一中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匯聚了各個初中的精英學生。你們能考到這里,足以證明你們的優秀,但僅僅只是優秀是不夠的,因為其他同學也像你們一樣有天賦,別人努力了,你沒有,那么你就會落后。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記住,這已經不是小學和初中,不是你們憑著天賦隨便學學就可以拿一個好成績的時候了。”
開學考時班主任的警告猶然在耳。
周琎知道,這并不是針對她說的話,而是針對他們每一個人。
她只想知道,她努力了,那么,她進步了嗎
二十七名。
這是周琎屏息靜氣之后,最終從班主任手里接過的答案。英語和政治成績后面緊跟著的單科排位在一行前十名的排位里顯得十分刺眼,也合理地解釋了在其它科目成績都相當出彩的情況下,她為什么最終只有這個名次。
周琎看著政治成績有些無奈,高中政治和初中政治完全不是一回事,她時常覺得自己和出題人用的不是一種思維方式,能拿到八十幾分已經是她努力過后的結果。對于這門科目,她想提升都不知道從何下手,只一心想著最后會考要努力拿個a,分科之后就能徹底甩掉這個后腿。
剩下唯一甩不脫的、不得不努力的,只有英語。
周琎英語不好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小學。
英語老師第一次教音標的那天,陳思蕓出了車禍,她被周建業帶到醫院,在手術室外心神不定地等著手術結果。
手術最終取得成功,陳思蕓在重癥監護室住了幾天才轉回普通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