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在村里收雞的活不僅僅是累,還費口舌,還有可能被人偷偷扔石頭。
粟朗以前的名聲太差了,十里八村誰不知道。
村里雖說家家戶戶養雞,但最多養的也不過十幾只,還不可能全部都賣,所以得一家家去問著買。
態度好的,還能打開門聽粟朗幾人說幾句,態度不好的,直接裝家里沒人不開門。
還好,粟朗有一張會說的嘴,再加上他收雞真的給錢,雖說比在集市上賣低一點。
但不用跑去集市,也不用擔心賣不出去,還是有人圖方便賣給他的。
只要在一個莊子上攻下來一戶,人人相傳,就會有其他人賣給他。
接下來他們又要去一個新的村莊了,要繼續打一個艱難的仗。
到村口第一戶人家,粟朗打開水壺,拿出碗倒一碗先遞給王小明“喝點水。”
又分別給劉天、李石頭倒,最后是他自己。
幾人“咕咚咕咚”大口喝完碗里的水。王小明第一個放下碗,豪情壯志地一拍胸脯,高聲大喊“收雞嘍誰家養的雞要賣哦母雞公雞都收嘍價錢公道”
粟朗幾人也跟著一起喊,這就是他們收雞的日常,在村里賣東西收東西,都是這樣吆喝。
很快,村里路邊說話的就有人走過來了,看到是粟朗一行人,他們第一反應是后退。
粟朗趕緊叫住一個大娘,態度誠懇,笑容真誠,認真解釋他們真的是來收雞的,給錢。
“況且我們就五個人,還是在你們莊上。要是白拿雞不給錢,你們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死我們不是。”
有人半信半疑,有人覺得粟朗說的話也有道理。
剛好有個人家里的一只雞年數多了不下蛋,就從家里拿過來問價,看粟朗他們是不是真的會給錢。
粟朗拎了拎雞,又看看雞的狀態,確定不是病雞,抬頭看向頭發花白的老奶奶“您這雞養的好,我們收的價是2元一斤。”
老奶奶臉一拉“怎么比集上自己賣便宜”
粟朗耐心解釋“我們收的價很良心了,就是掙個跑腿的辛苦費,要是按集上的價格收,我們就沒賺頭了。況且賣給我們,不是省得自己去集上了,還不一定賣出去。”
最后老奶奶和粟朗討價還價,粟朗語氣誠懇,但一步不讓,再讓他們真的沒賺頭。
最后老奶奶還是賣給了粟朗,畢竟也有其他人來收的,還沒粟朗給的高五分呢。
其他人一看粟朗真的給錢,想賣雞的人家,立馬也趕緊回家捉雞來賣。
當然,也有人趁機想賣病雞,還有人想方設法想占點便宜的。
粟朗一一解決,又收了一個莊子的雞。
“哥,這些雞咋弄不能一直綁著不喂,不然都餓瘦了。”
“我先帶回我家,明天咱們分頭去收雞,收夠數直接送去酒店。”
三天后就是婚宴的日子,食材得提前送到處理,不然來不及。
粟朗和劉大德說好的時間也是明天。今天他是帶著幾個兄弟,教會他們怎么收。
王小明幾人自信滿滿,收雞還不簡單,不就是吆喝吆喝,再稱雞給錢,沒啥難度,紛紛拍著胸脯讓粟朗放心,明天保證收夠雞的數。
粟朗含笑不語,嗯嗯點頭,只說了句“加油,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