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強壓下心頭的急切,許槿徑直去了距離酒店不遠的一家百貨商店。
上了二樓的服裝區后,先給老爺子和老太太每人選了套福字不斷頭的紅色唐裝
老爺子今年七十二,正是本命年,至于說老太太,則是七十三,按照老人的說法,七十三也是個坎兒。
買紅色唐裝,也是討個吉利。
兩套唐裝包好后,許槿又給二舅衛振明買了身四個口袋的中山裝,給二妗買了件她最愛穿的那種白色滌綸上衣配黑色直筒褲,給大哥衛岳恒二哥衛韶恒每人買了件t恤。之后又去了鞋區,給姥姥姥爺一人買了一雙鞋。老爺子腳冬天里總是暖不熱,許槿就特意給他選了那種厚底的牛皮鞋,里面還植滿了厚厚的羊毛,老太太裹了腳,許槿就給她挑了雙秋香色帶精美繡花的方口繡鞋。
再去百貨區稱了二斤瓜子,二斤大白兔奶糖,二斤蝦酥糖,拿了兩瓶麥乳精,一袋子雞蛋糕,最后又拎了幾封點心。
“唐裝一套二十九,兩套總共五十八點心十六”
服務員噼里啪啦打了會兒算盤,很快得出錢數,“一百九十二”
這么說著,不覺上下打量許槿,心說這姑娘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這才多大功夫啊,就花了這么多。比方說她,一個月還掙不來這么多工資呢。
許槿也有些犯愁,剛才買那會兒不覺得怎么樣,這會兒眼瞧著堆在一起這么多,怕是不好拿。
售貨員也是個好心的,笑瞇瞇從柜臺后面遞出來個化肥袋子
“這袋子都是干凈的,你要是不嫌棄,就裝一下”
“不嫌棄不嫌棄,”許槿自是感激無比,道了謝后,把東西裝好,又在中間打了個結,隨即扔到肩上,扛著往衛家住的郊區那邊去了。
別看十多年后,衛家所在的北郊就會因為出了不少拆一代而名聲大噪,現在卻依舊是十足十的農村模樣。
黃土路上遍布深一道淺一道的車轍印,但凡刮點兒風,灰塵就噗噗的落滿一臉,等走到村口那邊,許槿整個人都變得灰頭土臉了。
再加上背在肩上的化肥袋,瞧著就和逃荒的似的。
這會兒的年輕人出去打工的還不多,再加上又是農閑時分,黃土路兩邊挨著墻根那兒,一排排坐的全是人。
瞧見背著化肥袋子越來越近的許槿,大家無疑就有些好奇,正打量間,就瞧見許槿朝他們走過來,沖大家笑了下后,隨即沖著距離最近的一個老太太道
“奶奶麻煩您一件事,知不知道衛振明家在哪里住啊”
畢竟時間太過久遠,這里又添加了不少新房,許槿一時竟然找不到衛家在哪兒了。
“找振明家你是他們家親戚”
“嗯,衛振明是我二舅。”許槿大方的點頭。
“你二舅”那老太太明顯大吃一驚,上下打量許槿,試探著道,“你,是蘭子家那個小閨女”
“是,我是小槿”
“哎呦,哎呦,你竟然是小槿啊,”老太太頓時更加激動,“你還認識我嗎我是蘭子的三嬸,你小時候嘴可甜,總是跟在我屁股后面叫三姥姥”
邊說邊不住搖頭嘆氣
“小槿啊,你怎么才想起來看你姥姥和姥爺啊這些年,你姥姥因為想你天天哭,一只眼睛都要哭瞎了你舅舅他們一家,過得苦啊”
雖然老太太沒有明著說,語氣明顯就有些復雜
她就沒見過疼閨女疼到這種程度的。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左鄰右舍哪家的閨女不是出嫁后,還想著拉拔娘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