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是李鉞就好了。
估計是他做夢的時候自己弄的。
只是李家給他下的這藥還挺厲害的,竟然還分得清中藥的人是上還是下。
怪神奇的。
又一陣風吹過,祝青臣只覺得涼颼颼的,連忙小跑回去,把自己的褲子給撿回來。
雖然弄臟了,但是不大明顯,暫時穿一穿沒問題。
祝青臣靠在棺材邊,套上衣裳,簡單收拾一下,再三確認旁人看不出來,這才提著佩劍,朝門外走去。
他推開殿門,昨日受命的威武將軍就帶著士兵,守在外面一重的宮門里。
祝青臣喚了他一聲,威武將軍回過頭,快步上前“君后。”
“辛苦了。”祝青臣頷首,“昨夜可有人靠近封乾殿”
“末將謹遵君后旨意,率兵守在宮門外,不曾見有人靠近。”
那就好,祝青臣放下心來。
祝青臣思忖片刻,又問“李家族長那邊”
“按照君后吩咐,派人暗中盯著,李家族長沒有異動。”
“把案上的百珍糕撤下來,送到我房里,讓太醫過來見我。”
“是。”威武將軍抱拳領命,馬上下去安排。
祝青臣最后回頭看了一眼,看見帝王棺槨仍舊停在殿中,不曾改變。
他抿了抿唇角,攏著衣袖,走進風雪之中。
祝青臣回到偏殿,洗漱一番,換了身干凈衣裳。
幾位太醫已經在外面等候了,見他出來,俯身行禮“君后。”
祝青臣攏著衣袖,在案前坐下,伸出手“麻煩幾位再看看這點心。”
“是。”幾位太醫上前,拿起一塊糕點,分成幾份,散與同僚。
他們將糕點捏碎,放在手心,細細查驗。
良久,才有太醫開了口。
“回君后,糕點并無異常。”
“臣等也看不出不對。這糕點之中,雖有藥材,卻都是補品。”
這時,一個年老的太醫急急道“不對君后,此物有毒”
祝青臣不語,等他繼續說下去。
“臣領陛下旨意,平素為君后調養身體。君后體弱,虛不受補,只能慢慢調養,若是食用過量,只怕適得其反,甚至危及性命。”
“昨日查驗的太醫不知君后身子,因此沒能看出來。”
“敢問君后吃了多少”老太醫在案前坐下,從藥箱中拿出脈枕。
“只吃了小半塊。”祝青臣挽起衣袖,將手腕搭在上面。
“如此,還不算太糟。”老太醫細細診脈,“君后是否感覺身子發熱,心火虛浮”
“是有一些。”
“老臣診脈也是如此,所幸君后吃的不多,這陣子清淡飲食,待心火泄去便好了。”
祝青臣垂了垂眼睛,將手收回來。
他終究沒好意思跟太醫說昨夜的事情。
心火都是一個道理,他自己心里清楚就好,怎么好讓他人知曉
事情明了,祝青臣思忖片刻,吩咐太醫“爾等把糕點拿下去,打成粉末,加點水煮成粥,給李家人和李族長送去。”
“就說我感激族長的點心,特意吩咐你們熬煮藥粥,為他們補身子。都是名貴藥材,一人一碗,盯著他們喝下去。”
“是。”太醫們端起糕點,領命而去。
身邊親信問“君后,不發落他們嗎他們身體好得很,就算喝了藥粥,也不會有什么,這件事情就這樣揭過去了嗎”
祝青臣嘆了口氣“當年李鉞爺爺在鳳翔城,大冬天的,幾乎餓死,是李家族長給了他一鍋熱粥,才救了他的命。我就當是替李鉞,報他當年一鍋粥的恩了。”
“若是他就此罷手,相安無事便好;若是他執迷不悟,那就”
祝青臣低下頭,看著自己的手。
況且,李鉞剛走,他就殺了李家的救命恩人,他怕損了李鉞的福份。
要是閻王爺因為這件事情,發落李鉞,那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