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從抱怨道“君后才睡了不到兩刻鐘。”
祝青臣不愿再睡,換了一身衣裳,帶著侍從準備好的布料,去偏殿見幾位道長。
道長們用過齋飯,正各自盤腿打坐。
祝青臣便抱著布料,恭敬地候在門外。
待他們打坐完畢,才拿著東西進去。
一行人連忙起身行禮“君后。”
祝青臣頷首“不必多禮,各位道長昨夜辛苦了,帶了兩匹布料,以作謝禮。”
“多謝君后賞賜。”
“我聽聞,三清觀中有一位道號為清虛的老神仙,道行高深,法力高強,不知此次為何”
“師父他老人家年紀大了,不便出門,更不便作法,因此不曾前來。”
“我沒有怪罪的意思,我只是想問問,老神仙何時得閑,我可去拜會”
方士們抬起頭,對上祝青臣雙眼中閃爍著熟悉的亮光,便知他沒有放棄。
“君后誠心,師父定然不會推辭,我等回稟師父,待師父擇定時日,再來稟報君后。”
“好,那就多謝你們了。”祝青臣難得露出笑容,真誠感激的笑容。
三日后,方士們來宮中回稟,說清虛道長愿意見見君后。
祝青臣十分歡喜,沐浴更衣,還熏了香,然后抱著李鉞穿過的衣裳,趕往城外三清觀。
曲徑通幽,積雪融化,從竹葉尖滑落,“滴答”一聲輕響。
一個道童領路,祝青臣被帶到一個偏僻幽靜的禪房前。
道童推開門,一個須發皆白、身材清瘦的老道長,端坐在蒲團上。
聽見開門時,老道長睜開眼睛,與祝青臣對上目光,起身行禮。
“君后。”
“道長。”
祝青臣與老道長分坐桌案兩邊,小道童坐到旁邊,端起旁邊的茶壺,煮水烹茶。
熱氣氤氳。
“君后此次前來,所為何事,我已知曉。”
“道長也覺得我在癡人說夢可我真的感覺到李鉞就在”
“自然不是。”老道長的聲音悠遠澄凈,沒由來讓人心神安定,“世間萬物皆是生靈,死后自有魂魄。”
“陛下舍不得君后,因此留在君后身邊,不舍離去。君后是陛下身邊最親近之人,君后的感覺,自然不錯。”
這是第一次,有人肯定祝青臣的感覺,說他的感覺是對的。
祝青臣的眼睛倏地更亮了“老道長果然神機妙算”
老道長抿唇,但笑不語。
祝青臣還沒高興一會兒,神色又落寞下來“可他為什么不來見我呢”
“前幾日辦法事,他為什么不來見我他會幫我吹蠟燭,在我險些跌倒的時候扶我一把,他為什么不來見我”
祝青臣紅了眼眶,看著老道長,想要求一個答案。
老道長笑著道“君后豈不聞,人有人氣,鬼也有鬼氣。民間百姓要托夢給家里人,尚且需要蓄力數十年。”
“陛下貴為帝王,方才駕崩數月,便能夠化作清風,時時陪伴在君后身邊,讓君后感知,已是帝王特例,怎可再過強求”
祝青臣恍惚明白了“您是說,他不是故意不來見我,而是他已經盡力了”
“是。”老道長仍舊帶著高深莫測的笑容,“君后若是不信,老道再為陛下卜一卦,如何”
“自然最好,有勞道長。”
老道長取出龜甲,丟進小道童正在煮茶的爐子里。
“茶煮好了,請君后先用茶,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