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腹落在了指紋解鎖鍵上,沈君行聽著美妙的解鎖聲,他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深。
其實對他它來說,可以直接掠過小區門、電梯和房門,直接來到客廳。
但那樣就實在是太粗魯了。
就像拆禮物,比起粗暴地將禮物包裝撕開,一層又一層拆開包裝紙會更有儀式感。
指尖推了一下鏡框,沈君行抬起眼,看向擺在客廳大小不一的禮物盒,他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容。
每個禮物盒上都貼著一個標簽數字,數字從“1”到“24”,貼著“1”的禮物盒擺在最前面。
沈君行舉起手機,伸長手臂,讓鏡頭完整地照出他的笑臉和那二十四個精致的禮物盒。
他打開社交軟件,好友列表里只有孤零零二個人。
排在第一的是他的手動置頂:“小郁”。
第二是備注為“病癆小二在天堂”的黎生。
第二的頭像是灰色的,狀態顯示離線中,備注“最好永遠別上線”。
沈君行點進自己的朋友圈,選定最新照片,編輯文案:“這是什么一口氣被小郁補齊的24份生日禮物這么多,全都是我的。”
而后他將這條朋友圈選擇僅“病癆小二在天堂”和“最好永遠別上線”可見。
如果將沈君行的朋友圈往前翻,還能看見他在僅僅今天一天,就發了二十條關于唐郁、生日的內容,只不過這些朋友圈里,點贊數永遠只有孤零零的一個還是沈君行自己點的,而底下的評論沒有一條在祝福他。
比如就現在沈君行這條新鮮出爐的朋友圈下,“病癆小二在天堂”立刻回道“唐郁現在在陪我。”
沈君行笑容消失,但他難得沒有繼續和黎生糾纏,而是打開了朋友圈直播功能,將鏡頭對準了自己和禮物,“讓我看看小郁為我準備的第一份禮物是什么。”
他的指尖是最鋒利的刀刃,毫不留情地切割開了包裝紙和盒子,看到盒子最上方擺著一張手寫賀卡。
“致一歲的沈君行
沈君行一歲啦,一歲的抓周宴上會有很多的東西,毛筆、算盤、刀劍、印章、錢幣那么多東西象征著沈君行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但我私心希望加上一樣抓周宴上沒有的東西我小時候戴過的紅繩。
如果抓住了,是不是就說明沈君行的未來可以有我呢
祝一歲的沈君行生日快樂。”
沈君行看著賀卡,上面的字很短,可他卻看了很久。
好友正在觀看的彈幕飄過“寫了什么”
原本這是一個沈君行炫耀的最好環節,可不知道為什么
,他關掉了直播,在絕對的安靜中,他放下賀卡,緩緩拿起盒子里一條有點顏色有些黯淡的紅繩。
他握著這陳舊的紅繩,這截紅繩很短,適合系在小孩子的手腕或腳踝。
五指收攏,沈君行抓住了這截紅繩。
接著,他沒有選擇直接切割包裝紙和紙盒,而是用更浪費時間的方法輕輕揭開包裝紙上起著閉合作用的貼紙,他將貼紙完好地撕下,再打開了第二個盒子。
“致兩歲的沈君行:
沈君行兩歲啦,兩歲的沈君行是不是很聰明的寶寶呢媽媽說我開始學夾菜的時候是二歲,但我想是如果是沈君行的話,說不定兩歲就開始學習如何握筷了。
也許小沈君行可以在兩歲的生日宴上不需要大人的幫助,自己把飯吃得干干凈凈呢。
祝兩歲的沈君行生日快樂。”
他放下賀卡,看到了一副淡藍色的寶寶學夾菜輔助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