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洶涌而來,其中不乏受騙上當之后憤怒的聲音,羅南需要人來背鍋,最好的人選莫過于被他送到非洲大草原旅游的劇組主創人員。
羅南也把以丹尼爾-麥力克為首的主創人員從非洲請回了洛杉磯。
這些人剛到洛杉磯,羅南就準備去見見他們。
“他們在非洲過的怎么樣?”
去酒店的車上,羅南問親自跑了一趟非洲的羅伯特:“為什么不愿意回來?”
打電話聯系的時候,丹尼爾-麥力克拒絕立即回洛杉磯,說是有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完成,讓羅南差點以為他要娶個黑妹子,扎根在那片大草原上。
這事拖了一周,最后羅伯特親自跑了趟非洲。
“丹尼爾-麥力克在拍攝一部關于非洲草原的紀錄片。”羅伯特實地了解過情況:“前幾天剛拍完。”
羅南點點頭:“他們對這邊的情況了解的多嗎?”
羅伯特笑著說道:“非洲草原消息閉塞,也就是回來之后了解了一些,快被電影成功的興奮沖垮了,我覺得要盡快讓他們出現在媒體和觀眾面前,否則想明白之后,我們會有麻煩。”
羅南早有安排:“加西亞已經聯系好了明天的脫口秀節目,在他曾經工作的NBC,消息也散播到了影迷群體中,只要他們抗下第一波,剩余的對我們來說就很輕松了。”
他看羅伯特有些疑惑,簡單的解釋道:“新聞和觀眾的怒火都是有時效性的,但也要有傾瀉的渠道,率先出來的人,肯定要承載最多,當外界發泄的差不多了,即便我們曝光,其實影響也很小。”
最先露面的往往是最倒霉的。
至于這會不會影響到例如導演丹尼爾-麥力克等人的前途,那就不在羅南的考慮范圍之內了。
羅南也不會跟他們有第二次合作。
隱約記得,這些人前世沒有一個能混出頭的,反而是發行影片的藝匠影業,后面發展的非常順利,以至于獅門影業花費巨資才收購到手。
這部《女巫布萊爾》就像是在刷信用卡,還是透支不還的那種,刷劇組主創人員的信用卡,羅南拿好處,何樂而不為。
酒店的一個會客室內,羅南見到了剛從非洲歸來的導演丹尼爾-麥力克等人。
這些人身上散發著酒氣,看神態似乎有點興奮過度。
羅南跟他們一一握手問好,就像是送別敢死隊的軍官一樣,說著些鼓勵和贊美的話,然后看到了丹尼爾-麥力克,他只認識丹尼爾-麥力克,丹尼爾-麥力克也是領頭的人。
“影片成功,大家很高興。”丹尼爾-麥力克也帶著酒氣,解釋道:“所以喝酒慶祝了下。”
羅南擺擺手:“沒關系,你們才是這部電影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