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都是好萊塢的圈內人,對這種左手倒右手的資金運作并不陌生。
“剩余的部分。”菲婭娜繼續說道:“暫時作為儲備金和流動資金,留在使館影業的賬上。”
羅南接話道:“這部分資金,將優先用于使館影業開拓海外發行渠道,我們下一步要將發行觸角伸向海外!”
海外發行渠道的建立比北美發行渠道難太多了,如今整個好萊塢,除去六大公司之外,也不過只有寥寥幾家公司具備海外發行能力,甚至雄心勃勃的夢工廠暫時都沒有能力去做海外發行。
但不嘗試著去建立海外發行渠道,很可能像夢工廠一樣,直到最后也沒有海外發行能力。
想想獅門影業,開始也沒有海外發行的能力,后面的海外發行渠道,也是收購加自身搭建才真正拓展出來的。
不說別的,想要像獅門影業那樣保持獨立,而不是跟好萊塢歷史上那些中型電影公司那樣被大集團吞掉,不但要能北美發行電影,還要能在全球范圍發行電影。
隨后,眾人討論起了籌建海外發行渠道的事。
這項工作需要專人負責,使館影業目前沒有合適的人選,羅南計劃找機會去同行那邊挖人。
最好是能挖個團隊過來。
還有《王牌特工》和《死神來了》的發行工作,也是這次會議的議題。
羅南再次強調,這兩部影片的宣傳和發行資金,必須從相對論娛樂借貸解決。
相對論娛樂立即就會有4330萬美元入賬,暫時不用考慮銀行還貸的事,完全可以再借貸給使館影業,用于運作新影片。
還有相對論出手給夢工廠的續集版權,轉讓金很快就能到賬。
到時又能從《王牌特工》和《死神來了》兩部影片的收入上拿走大筆利息。
這是相對論娛樂的合法收入。
“加西亞,使館影業以前的業務可以繼續。”羅南提議道:“去海外收購獨立小制作,北美上映或者發行碟片錄像帶,你們以前運作的的不錯,不要放棄這方面的業務。”
使館影業以前就是靠這方面的業務活著,說明有一定的盈利空間。
既然能盈利,當然不能放棄。
有些海外影片拿到北美,包裝一下也未嘗不能在碟片錄像帶市場賣出不錯的收益。
以后有時間,也要多去電影節上轉轉。
萬圣節前兩天,《女巫布萊爾》的碟片和錄像帶正式上市,使館影業有發行渠道,像沃爾瑪和百事達等連鎖店面的顯眼位置,都擺上了這部片子和相關的海報。
觀眾的心理有時候真的很難猜測,《女巫布萊爾》的名聲都臭了,依然有人愿意買單,首周上市短短三天,連銷售帶租賃收入了近700萬美元。
影片的電視首播版權也進入了談判階段。
萬圣節過后,羅南準備舉行一個慶祝派對,沒有邀請媒體方面的人,除了兩個公司的內部人員,還邀請了一些合作過的人,像合作過的或者正在合作的導演、演員以及其他職位的重要人選,也在邀請之列。
當然,這種活動,不可能不向劇組主創們發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