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映會的媒體評論,一直被使館影業壓著不發,如今時機一到,參與過試映的媒體紛紛放出相關評論,媒體口碑普遍不錯。
“《死神來了》的突出之處在于創意,難以逃脫的死亡厄運,無處不在的死亡危機,新奇古怪的死亡方式,精巧卻又貼近日常生活的死亡布局,很多的情節設計都顯得妙不可言。故事的層層遞進讓觀影者的好奇心始終被調動到一個高度上,以這種情緒高亢的緊張感貫穿全片。”
《首映》雜志給了這部恐怖片極好的評價。
影響力很大的娛樂雜志《綜藝》也給出了非常好的試映評論,滿分五顆星的打分給了四顆星。
“《死神來了》的故事是簡單的,片名便足以闡述電影劇情的全部,但相較于傳統的恐怖片又是如此的不同,在這部電影里沒有會咆哮而出的怪獸,也沒有突然出現的冤魂怨鬼,有的只是在一群學生陰差陽錯躲過一劫后,死神步步緊逼的奪命恐懼,這種源于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等待死亡的過程的未知恐懼,成為了電影最為出色的構思所在,以此所營造的恐怖才能如此扣人心弦,為之屏息。”
辦公室,羅南放下報紙,又找出一份統計報表看了起來。
這是使館影業專門雇傭第三方市場調查公司,針對互聯網和普通影迷群體所做的調查,也算是一份市場晴雨表,以便讓影片的宣傳推廣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作出調整。
報表的數據中,《死神來了》所引起的社會關注比《女巫布萊爾》差遠了。
街頭隨機咨詢25歲以下年輕人,聽說過《死神來了》的名字的人不到百分之二十,《女巫布萊爾》映前接近百分之五十。
至于兩部影片在互聯網上所能引發的討論,更不在一個級別。
羅南根據這些數據做了預估,《死神來了》的北美票房不可能比得上《女巫布萊爾》。
前世《死神來了》拿到多少票房?他沒有相關的記憶,但能確定是成功了,否則后面不會連著拍了那么多續集。
當死神也不容易,需要不斷在銀幕上收割人的性命,好為電影公司創造利潤。
敲門聲響起,羅南說了請進,瑪麗推門走了進來,拉開椅子坐在了他對面。
她將一份文件放到羅南面前,說道:“索尼哥倫比亞影業購入《女巫布萊爾》海外版權的5000萬美元到賬了,你之前說要預留百分之二十作為使館影業籌建海外發行渠道的預備金,我以中間商提成的形式跟他們簽訂了協議。這是合同,你需要在上面簽字。”
羅南翻看了一遍,在上面簽了名。
瑪麗又遞過來兩份合同:“這是《王牌特工》和《死神來了》兩個項目最新借貸協議,也需要你簽字。”
羅南看過一遍,簽完字說道:“賬目要做好,這兩個項目的帳要發往阿布扎比。”
“我們還去阿布扎比?”瑪麗問道。
羅南說道:“暫時不會去了,我會邀請相關人員來洛杉磯,如果他們不愿意來,讓代理會計師去結算。”
不知道為什么,自從上次見到那個賽米爾,羅南對于阿布扎比方面越發不安。
來到洛杉磯這就兩年了,他從即將破產拼到現在的局面,付出了多少?繁忙的工作,一刻都沒有放松的學習充電等等,導致他晚上十二點前幾乎沒有睡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