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后來被借用魔改過無數名字。
“羅南,羅伯特一個小時前打來過電話。”
回到酒店,助理康妮說道:“他說使館影業在東方的辦事處今天正式掛牌了。”
羅南點頭:“我知道了。”他看了看時間:“明天你給回個電話,一切按照計劃去做。”
“好的。”康妮記在了自己的工作日志上。
羅南又問道:“阿姆斯特朗那邊怎么樣了?”
康妮說道:“他們今天重點考察了一部德國電影,明天準備去跟對方接觸。”
“嗯。”羅南應了一聲,問道:“小成本電影?”
“是的。”康妮回答。
羅南沒有再多問,兩邊分工較為明確,阿姆斯特朗等人關注那些成本較低的電影,羅南親自負責那些較為引人關注的影片。
相比于其他人,羅南這邊暫時沒有任何進展,很多文藝片看著不錯,制片方卻開價不低,雖然影片確實有質量保障,但限制于受眾,購入價格過高的話,分分鐘都可能虧本。
很多藝術片,即便質量再好,營銷做的也很出色,其結果往往也是產出比不上投入。
這是電影市場的大環境決定的。
像《黑暗中的舞者》,羅南覺得這片子運作好了,或許能拿到金球獎或者奧斯卡獎的提名,但北美票房玩出花來,也很難超過500萬美元。
再加上宣發費用,拿500萬美元買北美版權非常不劃算。
不過,羅南早就找好了目標,來到戛納的第二天就確定了。
那是一部運作得當,極有可能產生巨大價值的片子。
羅南又問康妮:“我讓你辦的事情怎么樣了?”
康妮連忙找出一份邀請函:“這是從組委會那邊申請的首映邀請,我與劇組的人接觸過,這部影片不參與競賽單元,僅僅是展映,北美版權地區的發行版權,依然握在制片方手中。”
羅南沒有說話,沉默的思考。
“也有其他公司在關注這部片子。”康妮繼續說道:“安-李在北美也是非常有名的導演,執導的《理智與情感》贏得過奧斯卡提名。”
“不過,因為這部片子題材的關系,受到的關注遠遠比不上安-李的前幾部作品。”
羅南很清楚這點,武俠片在西方有受眾,但從來都屬于小眾當中的小眾片。
如果是功夫片還好說,但飛來飛去的武俠片,恐怕大多數西方人都無法理解,這恰恰是他的優勢所在。
康妮又說道:“首映式在明天下午,制片人和導演都會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