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會當中,克里斯看著還在應酬的李安和徐立功等人,對羅南說道:“雖然聽不懂臺詞,字幕看起來也費勁,但我大致能看明白,這片子有點簡-奧斯汀的《理智與情感》的味道。”
這片對白是中文,有英文字幕,不過美國人常年養成的習慣,看電影根本不喜歡去看字幕。
羅南點頭:“確實像另類的《理智與情感》。”
“可惜安-李選錯了表現形式。”克里斯搖頭:“這種武俠片太奇怪了。”
他嘆了口氣:“安-李最近幾部影片選材都不怎么樣。”
羅南贊同,說道:“是啊。”
或許過上一段時間,索尼娛樂對于《臥虎藏龍》會有不同的看法,但索尼娛樂來戛納電影節的看片人員以克里斯為首,如今克里斯不看好這部片子,起碼在戛納電影節期間,索尼娛樂加入競爭的可能性不會很大。
去年,李安一部制片預算高達3500萬美元的影片,北美票房只有可憐的63萬美元,超級大撲街。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李安拍攝《臥虎藏龍》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前一部片子的慘敗,讓他在好萊塢很難再接到大點的制作。
說起來,李安也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導演生涯數次大撲街,換成其他華人導演早就完蛋,他卻硬生生挺了過來。
單是這一點,就遠遠超過吳白鴿。
羅南跟克里斯又聊了幾句,看到李安和徐立功身邊人少了許多,對克里斯說道:“我去跟主人打個招呼。”
克里斯沒有過去的意思:“你去吧,我們之前不是有約定嗎?這片子我讓給你了。”
羅南能看出來,克里斯對這片子是真的沒有興趣,所以趁機把之前半開玩笑的人情給還了。
這些混跡好萊塢的老油條,哪個都不簡單。
剛剛的聊天中,羅南也試探的問過,索尼經典在《臥虎藏龍》中的投資很少,因為索尼經典也不太看好一部投資如此高昂的武俠片。
《臥虎藏龍》制片預算高達1700萬美元,換算這個年代的匯率的話,妥妥超過1億3000萬軟妹幣,現今有哪部武俠片敢投這么多錢?
李安說砸鍋賣鐵拍攝《臥虎藏龍》有些夸張,但也能反應這個項目的真實狀況。
羅南向來謀定而后動,這幾天已經掌握了很多資料,李安在1995年與索尼哥倫比亞影業合作了《理智與情況》,但后面沒有再與索尼合作,每部片子的主制片方都不一樣。
所以,李安這人對于跟哪家公司合作應該沒有傾向性。
至于徐立功,西方電影圈對他的了解不是很多,這是彎彎最著名的電影人之一,主要在彎彎活動,與好萊塢打交道不算多。
《臥虎藏龍》,徐立功是第一制片人,李安是導演兼制片人。
這部片子的權力,其實都握在這兩個人手上。
“你好,李導演。你好徐先生。”羅南來到兩人面前,跟他們一一握手,同時自我介紹:“我是使館影業的總裁羅南-安德森。”
“使館影業?”徐立功感覺很陌生。
李安常年混跡好萊塢,立即問道:“發行了《女巫布萊爾》和《死神來了》的使館影業?”
羅南微微一笑:“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