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南又問道:“私募基金呢?”
斯科特率先回答道:“成立問題不大,但招募資金需要注意。”
黛娜律師詳細解釋道:“美國的法律規定,投資于私募基金的投資者必須是有資格的投資者。而所謂有資格的投資者是指,個人投資者必須擁有500萬美元以上的證券資產,并且最近兩年的年均收入高于20萬美元,或包括配偶的收入高于30萬美元;如以法人機構的名義進行投資,則機構的財產至少在100萬美元以上。”
羅南緩緩點頭,這方面的規定其實是比較嚴苛的。
黛娜律師繼續說道:“在1996年9月1日之前,不多于100個有資格購買者投資的私募基金不必經過美國證券委員會的批準,1996年9月1日后,根據美國的《國民證券市場改革法》的規定,這一人數限制增至500人。”
羅南笑了笑:“500人,好像范圍還是挺寬的。”
顧名思義,成立他的個人基金會主要用于他的個人投資,把手中不斷獲得的各種收益和分紅,在9月11日之后轉入投資市場,抄底某些股票。
資金不算多,但以現在股市的情況,未來的收獲會很大。
這也能讓他個人立于不敗之地,甚至關鍵時刻用來作為逆轉局勢的后手。
而成立的私募基金會,則是這個年代北美比較少見的電影投資基金會。
就像證券類基金會吸納投資主要投資證券一樣,電影基金會的目的,也是為了吸納外來資金,然后投資電影項目。
羅南進一步問道:“我建立的電影基金會,投資沙海娛樂制作的影片項目,沒有法律問題吧?”
黛娜律師立即給出了答案:“法律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這與羅南了解的情況一致,他隱約記得,前世的相對論娛樂最開始也是基金會,后面收購了一家電影公司,同時吸納來自華爾街的資金,投資公司所出產的電影項目,開始時運作的很順利,但后來拍攝的電影市場反響一般,接連出現虧損,最終導致公司破產。
花別人的錢,做自己的事情,這是很多公司的運營策略。
像這樣的私募基金會,正常的一般會給出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的年度收益,而且基金會可以從每筆投資獲益中抽取百分之二十作為抽成與日常經營費用。
所以,一家對外籌集資金,對內投資項目制作的電影基金會,對于羅南下一步即將大范圍展開的一線制作計劃非常重要。
這能有效提供收益。
只要電影成功,就能為投資人帶來穩定的收益,從而吸引到更多投資,為相對論娛樂旗下的電影制作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
這些資金的綜合成本相對來說并不高。
羅南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為了規避六大公司帶來的麻煩或者其他可能存在的威脅,不可能輕易就讓相對論娛樂上市融資,所以必須努力開拓資金渠道,大制作電影和后續展開的電視劇集拍攝,都是些燒錢的機器。
黛娜律師早已與羅南做過足夠多的溝通,又就電影基金會,對羅南做了些法律上的說明。
想要電影基金注冊成功,羅南最起碼需要一個合伙人,這方面他有準備,托尼-科赫雖然是個德國人,但在商業極其開放的美國,完全具備這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