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剪刀又沒有明確的標準,到時說你不行,自查都不知道問題在哪里。
相比之下,還是優先選擇島國和韓國。
島國盛產藝術家,這個年代著名的藝術家有誰?貌似時間太過遙遠,不記得了……
韓國的話,那邊的娛樂圈更有意思,如果說好萊塢經紀公司是服務者的話,那邊的經紀公司簡直就是明星的主宰。
聽說他們喜歡讓旗下的明星去陪重要的人物或者客戶……
潛規則這一套,還是韓國人玩的最好,能逼得那么多女星自殺,也是沒誰了。
羅南覺得,如果他去了韓國,以好萊塢電影公司老板和著名制片人的身份,好像也是個大人物,那邊會不會盛情款待?
宋慧喬,全智賢……這個年代韓國著名女星還有誰來著?
可惜,羅南對韓國娛樂圈的陌生程度,與島國差不多,甚至還不如對島國藝術家們熟悉。
對了,大腿時代是什么時候出道的?
羅南腦袋里只是閃過這個念頭,隨后就扔到了一邊,他要考慮的事情比這重要太多了。
自從2000年3月開始,美國經濟一直都非常不景氣,到現在似乎有了點復蘇的跡象,但這一點復蘇很快就被掐滅,讓社會經濟形勢繼續動蕩下去。
這一年多來,羅南始終在盯著那家叫做奈飛的公司,雇傭的調查咨詢機構,每周都會發一份關于奈飛的詳盡資料。
對于這家互聯網公司的了解,羅南甚至不亞于自己的沙海娛樂。
如果不是911即將到來,他說不定已經對奈飛動手了。
但現在可以再等待一段時間,等社會經濟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互聯網公司,再怎么樣也無法脫離社會而存在,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也會進一步影響到本就處境艱難的奈飛。
這一年多里,里德-哈斯廷斯做過各種掙扎,可惜整體大環境不好,奈飛本身實力也有限,直接競爭對手更是百事達這樣的龐然大物,根本沒有找到投資商。
雖然在線租賃業務逐漸展開,但缺乏資金,也就意味著缺乏內容,缺乏吸引客戶掏錢的資本。
前世奈飛的模式已經對好萊塢形成了沖擊,甚至有可能顛覆好萊塢傳統的影視發行模式。
羅南非常清楚,傳統發行渠道之外的新媒體,將是相對論娛樂未來擁有競爭力的重要資本。
好萊塢六大公司,對于影院公司,對于傳統的發行渠道,都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但在同步發展的網絡視頻業務上,并沒有絕對優勢可言。
雖然好萊塢六大既合作又競爭,不可能齊心協力專門絞殺某一家電影公司,只會像對待夢工廠這樣,采取較為松散的聯盟打壓的方式,但萬一未來情況不妙,同時面對幾個強力競爭對手的絞殺,相對論娛樂擁有足夠寬闊的新媒體渠道的話,最起碼能保證自己活下來,而不是像夢工廠那樣不得不賣身給六大公司。
盡管龐大的計劃才剛剛展開,但看著藍圖在努力拼爭下一點點變成現實,羅南不會讓它輕易化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