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從海外引進的片子,有很多在沒有MPAA分級審核的情況下,照常在北美影院中上映,而且對于歐洲的藝術片來說,還屬于比較普遍的現象。
像丁度-巴拉斯的幾部片子,也被引進到北美影院中上映,同樣沒有在MPAA分級。
羅南也是后來才了解到,很多發行公司,比如獅門影業和米拉麥克斯等等,從海外引進的片子,根本不會在MPAA進行分級審核,因為沒有這個必要。
這些海外影片根本不可能大范圍上映,最多只會在幾十家影院放映,MPAA的分級并不是必須的。
所以,羅南干脆讓使館影業從MPAA撤回了《不可撤銷》的分級審核。
沒有分級,也注定了《不可撤銷》只能在非常小的范圍內放映,像是猶他州等保守的州,使館影業干脆沒有聯系任何影院。
最終,《不可撤銷》的上映影院只有二十六家,連《少林足球》的一半都不到。
即便如此,這部影片無論上座率還是票房,都遠遠高于《少林足球》。
上映接近一周,《不可撤銷》在北美拿到了28萬美元票房,《少林足球》只有8萬多美元票房。
不等《少林足球》從影院下檔,使館影業就推出了錄像帶和DVD,反正只是在極小的范圍內放映,本身上座率也很低,同時線下發行幾乎沒有任何負面影響。
《不可撤銷》能在影院中多待一段時間,但使館影業也會趕在下映前發行錄像帶和DVD。
以這兩部影片的形勢,大概2個月左右能收回成本,盈利的話就需要時間慢慢累積了。
羅南從《不可撤銷》上面,也看到了歐洲的藝術片在北美多少還是有點市場的,那種在影院中光明正大觀看小黃片的感覺,也是不少成年觀眾特意追求的。
就像港城的功夫片和武俠片,雖然在北美市場屬于小眾片當中的小眾片,但在某個狹小的范圍內,擁有一定的受眾,只要控制好引入北美的版權價格,也能成為盈利的項目。
所以,當西班牙一家電影公司來使館影業推銷一部愛情電影時,羅南以十五萬美元買斷了這部影片的北美版權。
在西班牙人看來,這就是一部普通的愛情電影,但在羅南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片。
這部影片叫做《露西亞的情人》,女主角相當有名,連羅南這個不怎么關注歐洲電影的人都聽說過,西班牙著名的文藝女神帕茲-維嘉。
至于帕茲-維嘉的拍片和表演風格,完全可以參照蘇菲-瑪索和莫妮卡-貝魯奇,甚至尺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羅南大致看了一下,這片子講述的是敢愛敢恨的露西亞遇上心儀的作家羅倫素,并為他奉獻身體,沉浸在瘋狂**中的故事。
十五萬美元的北美版權買斷,價格并不高。
不過,羅南要求對方重新剪輯,盡可能多的在北美版本中塞入大尺度鏡頭。
一切都是為了商業利益。
使館影業接連買斷歐洲藝術片的北美版權,也有利于與歐洲藝術片圈子建立更深的聯系,說不定未來很多禁片都能通過使館影業的渠道,進入北美電影市場發行。
這種類型的片子,單論一部的話利潤確實不高,但多了的話,收益也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