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西亞放下這點小心思,說道:“奈飛的模式,可能是電影租賃行業的未來,也可能是電影行業周邊銷售渠道的未來之一,我個人認為極有投資價值。”
里德-哈斯廷斯看上去不為所動,問道:“風險投資?”
加西亞沒有直接回答,反而說道:“貴方如果有合作興趣的話,我們可以找個專門的時間細談。”他笑著說道:“我這只是一個初步想法,我和使館影業需要時間去了解貴公司。”
對于加西亞的謹慎,里德-哈斯廷斯倒不意外,畢竟這不是隨便就能決定的事。
加西亞進一步說道:“我剛剛說過,目前這是我的個人想法,也是我看到哈斯廷斯先生之后,想到的事。要變成公司的決定,需要一段時間。”
里德-哈斯廷斯沒有說話,考慮起了這件事的可行性。
加西亞繼續說道:“如果哈斯廷斯先生有意合作,我會推動公司對奈飛進行先期考察。”
里德-哈斯廷斯不動聲色:“我需要考慮一下,也需要更多了解貴公司。”
加西亞說道:“可以,沒問題。”他顯得很大度:“有需要我配合的地方,盡管聯系我。”
里德-哈斯廷斯又問出了那個關鍵問題:“你想怎么與奈飛合作?”
加西亞輕描淡寫的說道:“合作方式要等使館影業對貴公司有所了解之后才能決定,這樣才能為我們雙方負責。”
這突然發生的意外狀況,也改變了里德-哈斯廷斯此行的目的,關于電影版權的授權談判,不得不中斷下來,加西亞明顯只對所謂的合作感興趣。
里德-哈斯廷斯沒有應下來,也沒有否決,對于他和奈飛來說,這怎么都是個機會。
反正之前就做了最壞的打算,實在不行就賣掉奈飛。
只要價錢合適,賣給百事達,與賣給使館影業,并沒有區別。
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百事達對奈飛根本不感興趣。
里德-哈斯廷斯離開使館影業當天,就發動人脈關系網探聽關于使館影業的各種信息與資料,了解到的內容讓他大吃一驚,這家公司兩年前還是年營收幾百萬美元的小型發行公司,但在被相對論娛樂集團收購之后,短短兩年的時間,取得了驚人的業績。
據說僅僅發行《臥虎藏龍》一部影片的營收,就超過了1億美元。
后面還發行了《死亡之屋》、《怪物史萊克》、《諜影重重》和《致命彎道》等片子,其中最低的《死亡之屋》營收也有上千萬美元。
毫無疑問,這家發行公司具有強大的現金流,完全具有投資奈飛的能力。
而且使館影業也確實有與奈飛合作的可能,對于一家電影發行公司來說,擁有獨立的互聯網發行渠道,在未來很有必要。
里德-哈斯廷斯還注意到了使館影業背后的相對論娛樂集團,這是家成立僅有兩年的公司,以制作和發行影片作為主要業務。
公司的老板叫做羅南-安德森,一個聽起來有點耳熟的名字。
但里德-哈斯廷斯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聽過。
一周之后,里德-哈斯廷斯接到了加西亞的電話,相對論娛樂集團的老板想要跟他面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