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粗糲大膽、黑暗寫實的風格,勾勒出一種他異常欣賞的歌劇式氣魄,將影片的黑暗風推到了一個高點。
對了,黑暗風格!對了,就是黑暗風格!
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手指不斷敲擊自己的膝蓋,思維越發清晰,那道電影帶來的靈感越發讓他沉迷。
他想到了自己下一部電影需要什么樣的風格,需要什么樣的氣魄。
黑暗風格!
就是這一種!
克里斯托弗-諾蘭記了起來,拍攝《白夜追兇》時,受到拍攝地極晝環境的影響,他陷入長期失眠狀態,當時無比期盼漫長的黑夜能夠到來,在白晝帶來的巨大困擾下,一股對于黑暗的喜愛被從骨子里面激發了出來。
這部影片,又將那股本來已經淡去的對于黑暗的渴望,重新帶回到了他身邊。
是的,黑暗風格!就是黑暗風格!
盡管電影題材還未確定,克里斯托弗-諾蘭卻非常確定,自己下一部拍攝的電影風格一定要黑暗化。
確定了風格,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思緒又轉到了題材上面。
什么樣的題材和內容,適合黑暗化的電影風格呢?
一時間,克里斯托弗-諾蘭沒有頭緒。
電影放映完畢,字幕出現,克里斯托弗-諾蘭還在沉思,原創一部黑暗風格的影片?貌似風險極大。
改編呢?好像看過的文學作品里面,沒有適合改編成黑暗電影的類型吧?
這真的是個問題。
熱烈的掌聲響起,打斷了克里斯托弗-諾蘭的思緒,他連忙回過神來,跟周圍的人一起鼓掌,向這部影片送上掌聲。
說實話,影片算不上特別精彩,但風格非常獨特,是一部好電影。
可惜,題材小眾了一點。
這個念頭剛剛出現,克里斯托弗-諾蘭莫然一驚,黑暗風格天生小眾,如果下一部電影使用這種風格,想要獲得較高的投資,難度有點大。
但繼續拍攝小打小鬧的獨立電影,又與他的計劃不符。
像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樣有志于大制作的導演,怎么可能甘心待在獨立電影圈中。
堅持黑暗風格不變的前提下,必須讓電影大眾化。克里斯托弗-諾蘭心中還在盤算,必須要選一個天生受眾就較為廣泛的大眾題材,來實現黑暗風格。
兩者還必須相互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