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使館影業的兩批人分別找到匈牙利的公司與寰亞影業,商談電影引進與版權等方面的事務。
由于羅南已經與對方大致談妥,后面的談判相當順利,速度也非常快。
那部三萬美元的藝術電影只是小交易,算不上什么。
寰亞影業那邊,使館影業以50萬美元的代價,換回來羅南挑選的僵尸系列等20部老片子,以及《無間道》的北美版權和改編權。
《無間道》的港版在北美的價值聊勝于無,到時扔電影院放映幾天就是了,放在哪家公司都不會在這種片子上面投入太多資源,投的越多賠的也就越多。
這與電影好與不好,精彩與否之類的,都沒有關系,這是文化與市場差異帶來的必然結果。
所以,這部片子對于相對論娛樂最大的價值,還是在翻拍上面。
翻拍成適合北美與西方市場的黑幫片。
說起黑幫片,這是馬丁-斯科塞斯的看家本事。
雖然寰亞影業根本沒重視這像是搭頭的翻拍版權,但也做了限制條款,從協議交易達成時間算起,相對論娛樂未來兩年之內不得拍攝此片,以避免對港版造成不利影響。
羅南有足夠的耐心,自然應了下來。
能在《無間道》火爆之前,拿到相關的版權,羅南算是很滿足了。
因為萊昂納多的關系,還有《無間行者》在奧斯卡上大獲全勝,東西方截然不同的評價等緣故,羅南前世看過不少關于《無間行者》的新聞,華納兄弟在《無間道》大火之后拿下的翻拍版權,花費好像在170萬美元左右。
羅南后面又去了次交易會,聯系上那位完同學,在交易會上轉了一圈,最終一無所獲。
除了那部《英雄》,羅南也不準備再出手。
這兩天,使館影業在這邊的分公司陸續有消息傳了過來,《英雄》盡管沒有全部完成,但制片方準備在電影節期間舉行一個小型的試看會,也就是那位張導演發出邀請的所謂聚會。
邀請到的人,不止是使館影業和米拉麥克斯,還有法國的歐羅巴影業,英國和加拿大的電影發行公司。
相對論娛樂沒有影片參加競賽單元,羅南對競賽單元也沒有興趣,參加了主辦方的一個活動,讓人接觸了的張導演和張白帽,想要私下里搶先拿下電影。
但對方同時找到了多家發行公司,當然不會私下低價賣掉,接觸沒有任何效果。
電影節結束之前,尚海國際影城附近的小劇院里,羅南見到了張白帽和張國師。
玉嬌龍早早的等在劇院門口,見到羅南一行人之后,立即應了過來,熱情的寒暄打招呼。
“羅南,這邊走。”玉嬌龍仿佛老朋友一樣在頭前帶路。
“謝謝。”她有禮貌,羅南也很給面子。
跟著玉嬌龍進了劇院,就在大廳入口處,一張老農民般的臉和一個戴著白帽子的中年人正在迎接客人。
這兩人正在翻譯的幫助下,與一群西方人交流。
隨著距離接近,羅南能聽出來,這些人說的是法語,具體在說什么,他就聽不懂了。
法語的話,應該是法國的歐羅巴影業,這是呂克-貝松的公司。
當然,來的人并不是呂克-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