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反應美國之外的地方混亂和骯臟的影片,一向是奧斯卡外語片最喜歡的題材之一,羅南非常清楚,張國師的那部《英雄》,在《上帝之城》面前毫無優勢可言。
甚至,《上帝之城》天然就具有競爭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優勢。
競購會很快開始,聽到鷗圖公司總裁報出底價之后,現場瞬間陷入沉寂。
對于一部巴西電影來說,五百萬美元的底價相當高了。
羅南看了看旁邊的納瓦斯,納瓦斯低聲說道:“制片方非常自信啊。”
“嗯。”羅南輕輕點頭:“我記得還沒有一部巴西電影能在北美賣出500萬美元。”
納瓦斯搖頭:“從來沒有過。”
但《上帝之城》在多倫多電影節上引起的巨大轟動,給予制片方足夠的底氣。
這樣深受媒體和評論界一致好評的影片,并不缺乏下家。
羅南沒有報價,很多人還在猶豫,納瓦斯第一個報價:“600萬美元。”
一次性將底價提高了100萬美元。
羅南看向納瓦斯,納瓦斯只是笑了笑。
焦點影業的買手緊跟而上:“650萬美元。”
米拉麥克斯的哈維爾也出價了:“660萬美元。”
相比起哈維-韋恩斯坦在東方那瘋狂的出價,現在的米拉麥克斯顯得相當保守。
這里畢竟是好萊塢,電影還有洛杉磯的投資商,不可能用對待那些普通海外電影的方式對待這部片子。
福克斯探照燈的謝麗爾報價:“700萬美元。”
納瓦斯剛準備加價,羅南率先說道:“800萬美元!”
這是他的心理底線。
會議室內一時間安靜下來,米拉麥克斯的哈維爾舒緩身體,靠坐在了椅子上。
福克斯探照燈的謝麗爾端起水杯喝了起來。
他們明顯已經放棄了。
納瓦斯看了羅南一眼,又一次報價:“900萬美元!”
羅南暗自嘆了一口氣,心中再次盤算起來,這部片子必須走沖獎的路線才有可能引起北美觀眾的興趣,但這樣一部現實主義到殘酷的巴西電影,究竟能帶來多少商業收益?
影片非常出色,這一點毫無疑問,但好片并不意味著利潤。
為一部好片賠本?過去這樣做的公司,大都完蛋了。
羅南很清楚自己該站在什么角度考慮影片的價值。
納瓦斯又看了看羅南,頒獎季即將開始,獅門影業非常需要出色的片子去運作。
去年的《死囚之舞》,讓獅門影業在頒獎季大獲成功,影片也帶來了不菲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