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華納大樓,羅南匯合克里斯托弗-諾蘭,邀請他上了賓利,一起回沙海娛樂。
“《蝙蝠俠》電影今年就正式立項了。”羅南直接說道:“克里斯,你盡快制定一份詳細的籌備拍攝計劃。”
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道:“沒有問題。”他在羅南身上感受到了濃濃的信任:“新年之前我會完成拍攝計劃和劇本定稿。”
羅南說道:“到時第一時間通知我。”
克里斯托弗-諾蘭還是把一些話說在前面:“關于拍攝方面,有些事我想提前說一下。”
羅南看了他一眼:“盡管說。”
“拍攝方面,我想全程采用膠片拍攝,不采用任何數字拍攝技術。”克里斯托弗-諾蘭說道:“膠片能給畫面帶來的質感,是數字攝像機無法比的。”
羅南拖著下巴略作思考,說道:“具體拍攝的事情,你做決定。”
克里斯托弗-諾蘭稍稍松了口氣,又說道:“所有的特技鏡頭,都盡可能實景拍攝。”
羅南沒有意見:“沒問題,現在的CG想要制作精良,比實景拍攝花費更高。”
等再過個兩三年,情況就會顛倒過來,建模實景拍攝的花費,可能會超過使用CG制作。
但目前整個行業,還秉持著只要能在拍攝中解決,就絕不拖到后期的理念。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行業也在不斷發生相應的變化。
曾經的克里斯托弗-諾蘭就是好萊塢最具代表性的膠片控和實景控,羅南當然不會在這方面為難他。
但沙海娛樂的電影項目,已經準備朝數字技術轉型了。
當然,僅僅制片公司和發行公司轉型遠遠不夠,影院方面不更新設備的話,成本昂貴的膠片拷貝還會持續相當長時間。
如今電影發行方面的一大筆支出,就是膠片拷貝費用,從制作到存儲到運輸再到保險,所有環節算下來的話,單個拷貝的成本高達1500美元。
數字拷貝能普及的話,真實發行費用可以降低一大部分。
但越大的產業越難以掉頭,北美幾大商業連鎖院線公司更新放映設備的話,需要耗費巨資。
不說別的,配套數字放映的全是價格昂貴的合金幕布。
羅南既不是膠片控,也不是數字控,他首先考慮的肯定是成本,隨著產業和技術的發展,數字技術無疑是電影產業的未來。
就像有聲電影取代無聲電影,彩色電影取代黑白電影一樣,數字技術取代膠片技術同樣是大勢所趨,也不是幾個導演堅持就能夠改變的。
新舊更替是這個世界永遠都不會變換的主題。
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時問道:“羅南,關于演員方面,你有什么想法?”
羅南直接說道:“盡可能請一些知名演員吧,他們能為影片帶來更多關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