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影片的放映規模都沒有擴大,在奧斯卡投票即將到來的時候,盲目擴大放映不利于口碑控制。
這種沖獎影片只要質量有一定保證,口碑就像是圍繞著影片產生的所謂緋聞一樣,都會受到運營方的操控。
如同很多緋聞都是特意炒作出來的那樣,沖獎電影的好口碑中,不可避免的會摻雜許多水份。
羅南對于《英雄》的各方面工作都很滿意,東方市場的反響也在預料之中。
不過,影片目前就在東方上映和北美點映,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放映,會在奧斯卡提名甚至北美票房堆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再進行。
《英雄》在東方的火爆其實也有利于使館影業的國際發行,東方畢竟是大國,對周邊影響力巨大,整個東亞乃至亞洲的泛太平洋地區,甚至都會受到積極影響。
羅南記得一些,曾經這部《英雄》的國內票房高達近2億5000萬軟妹幣,在東方電影市場的年度票房總額中占比高達百分之四十。
雖然后來“倒英”派占據了絕對上風,導致《英雄》負面口碑成為主流,但誰也不能忽視影片對于整個市場所起到的積極作用。
而且等到十年之后,為《英雄》翻案的聲音絡繹不絕,很多人包括當年“倒英”派的積極分子,都說低估了這部影片。
確實,當年很多人罵《英雄》都出于從眾心理,有種痛打落水狗的心態。
另一方面,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比起后面很多名導的商業大制作,以及張國師自己的商業大制作,《英雄》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能算得上一部良心大作。
像《三槍》以及那些團體操電影,比《英雄》的質量差多了。
新的一周到來之前,羅南專門去使館影業了解了一番《英雄》的宣傳公關事宜,這些具體的工作,使館影業都有專業團隊負責,已經不再需要他親力親為,只要把控好大方向即可。
辦公室里,羅南拿起一盒制作精美的《英雄》光碟,說道:“這是準備送到評委手中的DVD?”
“是的。”負責國際事務的丹尼-唐納德說道:“由東方廠商負責生產,上周剛剛運到洛杉磯。”
光盤從包裝到附贈品制作的非常精美,甚至有種藝術品的感覺,羅南打開看了一下,相當滿意。
送給奧斯卡評委們觀看影片的DVD,當然不能是市場上銷售的普通貨。
嚴格說起來,這就是禮物,而且是符合學院規定的禮物。
以前學院規定可以贈送評委錄像帶用于觀看候選影片,現在學院規定可以送DVD碟片。
但具體的標準,并沒有明文規定。
放在十年之前,大部分人都很規矩,但這種事就怕有人開頭,開頭之后就會愈演愈烈。
這就與羅南前世很多地方娶親的情況類似,一旦某些事開了頭,后來者絡繹不絕,就會形成實際上是惡俗的所謂新風俗。
公關砸錢也是奧斯卡的新風俗。
羅南問道:“拷貝安全控制做的怎么樣?”
“我們的人和制片方的人全程盯著。”丹尼-唐納德是個華人,多少了解那邊的文化市場:“張導演的副手親自保管拷貝,不但壓制光盤全程在場,睡覺都抱著拷貝箱。”
羅南點頭:“事關他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