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牢圍攻》的情況,用一句話來形容最為合適。
熱度就像一陣風,吹完它就走。
上映第二個周末,《地牢圍攻》熱度不再,通過炒作帶起來的節奏,經過一周時間散的已經差不多了。
畢竟在這個信息時代,吸引人眼球的娛樂新聞實在是太多了。
《地牢圍攻》的次周末票房比首周末下滑超過百分之六十五,拿到了972萬美元,只能位列票房排行榜第三位。
但這樣的成績沒人會說什么。
加上四個工作日的收獲,《地牢圍攻》的北美票房相加已經高達4627萬美元。
影片的制片成本只有350萬美元,加上投入在宣傳發行上面的資金,總預算也不過1200萬美元。
根據現在的情況,完全可以確定,《地牢圍攻》的北美票房會在7000萬美元左右。
海外反響肯定要差很多,但全球票房沖擊1億美元還是有些希望的。
就在羅南離開洛杉磯之前,烏維-鮑爾與羅伯特-李從爾灣趕了回來,版權的事情依然沒有著落。
暴雪的考慮明顯在朝無限考慮發展。
烏維-鮑爾之所以趕回來,是要與CAA簽訂正式的經紀合約。
羅南也趁著去倫敦之前有時間,出席了雙方的簽約儀式。
在好萊塢,或許拍出一部好電影,依然會無人問津,但拍出一部票房大賣的電影,情況立即不同,短時間之內不用擔心片酬和導演合約之類的,有的是公司主動送上來。
烏維-鮑爾恰恰屬于后者,爛片從來都不是問題,前提當然是爛片能夠大賣。
甚至,還有人打起了烏維-鮑爾的主意,想要挖烏維-鮑爾去執導其他公司的電影項目。
烏維-鮑爾很有德國男人的血性,直接拒絕了幾個挖人的公司,聲明在好萊塢只會跟相對論娛樂合作。
話說回來,這個年代像寶哥這樣的人才很難得。
羅南一向重視人才,所以會繼續支持烏維-鮑爾,運作《吸血萊恩》所需要的資金,也由太平洋基金會迅速注入到劇組專門的賬戶當中,烏維-鮑爾籌備這部片子,完全不用為資金發愁。
當然,錢不多,只有350萬美元而已。
寶哥的片子,第一要素永遠都是必須控制投資規模!
出席完烏維-鮑爾的簽約儀式,羅南搭乘航班趕到倫敦,通過使館影業英國分公司的聯系,找到了朱迪-克萊默,談了下關于《媽媽咪呀》的電影版權。
雙方談的非常順利,甚至順利的有點超乎羅南的想象。